|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OZARK的品牌分析
这是一个好问题啊。
Adidas有点不同,它买下了Solomon,就目前看来,这次购买没有对Solomon的产品有什么影响,而同样的,在被买下后,solomon的产品和设计也没有对Adidas产生什么影响。我倾向于认为,Adi把Solo这个品牌独立运营了,可能在物流方面共享了一些资源,但是就品牌和设计还是独立的。
Nike就有点不同了。我对Nike稍有了解,他们是从跑步鞋起家的。从公司成立的最初他们的方针就是签下著名运动员,最著名的例子就是Jordan,这个案例实在是太经典了。所以,即使它自己想复制这个成功案例,都有点难。唯一可以比拟的大概就是Tiger Woods了,Nike围绕Tiger成功推出了Golf系列。现在也是响当当的牌子之一了。
那么NIke的ACG呢?确实它在设计上有一些独到的地方,但是因为Nike的品牌形象使然,这个系列其实不是为专业人士设计的,它更时尚,而nike的强项技术,也无法在这个系列上运用。所以就产生了一点尴尬。从品牌角度考虑,nike的形象是时尚,是酷的,是新技术的。而户外这个市场呢,确实需要久经考验的,可靠的产品。这两者间就有了冲突。
产品的设计是和产品本身品牌的定位有关的。所以,基于nike本身的品牌形象,它的产品首先要酷,其次要时尚,而最不需要的肯定是耐穿,因为耐穿了,会影响销售,呵呵。Nike对市场的细分已经到了很惊人的地步,几乎没一个市场区间,它都有个产品,这样它期望用户买一鞋柜的鞋子,然后为每一种用途换一双。
这样的设计思路放到了户外用品市场上,就会走向了死胡同。户外因为它的先天所限,一定要耐用,一定要适用面广。所以,nike设计的户外产品,一定有很多好东西,有亮点,但是总体上受它本身品牌形象所限,不大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我想,NIKE本来是把户外市场作为一个新的市场细分来看的,它不准备投入太多资源,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进入这个市场。可是这个市场太专业了,可能并不太适合nike进入。而且很关键的。它已有的模式,使用标志性的人物,并不太适合这个市场。
(就像前面写的OZARK开始使用了这个模式,能不能成功还有待观察,可是这个模式是有缺陷的)
前一段日子看到,似乎,nike已经放弃在北美继续推广ACG产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