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07|回复: 86

VAUDE FERRET I Ultralight——简单隧道帐的简单观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关注隧道帐已经很长时间,觉得相对其他传统结构帐篷来说,隧道帐具备几点突出特性,优秀的实用空间与抗风性兼备,方便搭建且重量适中,VAUDE FERRET I Ultralight,这款2KG不到的隧道帐问世数年却名不见经传,属于绝对被人忽视的一款“重量级”选手,今天就来打个抱不平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9-4-22 01:48 编辑 ]

1

1
发表于 2009-4-22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尺寸似乎矮了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VAUDE的帐篷在国内似乎一向很低调,前几年的HOGAN Ultralight,便是一款性能均衡非常优秀的帐篷,价格也相当适中,不过似乎不合国内户外圈的胃口,但是设计、材料和工艺直至今天也仍然是一线行列,9.4MM的7001杆用在这种结构上属于防卫过当,搭建很方便,内外帐平时用搭扣连在一起,用的时候两根杆在外帐一撑,打上几个钉子就完事,不用到处戴着手套在寒风中摸索锁扣啊接头啊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搭建方便的好处嘛,经历多的兄弟们自然会有体会

1 spacious vestibule laminated tent floor resistant to formic acid from ants very lightweight construction fast set-up
people: 2
Packmaß: 52 x 15 cm
Material Aussenzelt: 40D Polyamid Ripstop 240T bothside siliconized 3.000 mm
Material Innenzelt: 30D Polyester Ripstop 285T
Material Boden: 40D Polyamid Ripstop 240T laminated 10.000 mm
Gestänge: Al 7001 T6; 9,4mm
Gesamtgewicht: 1990 g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9-4-22 01:47 编辑 ]
VD2.jpg
发表于 2009-4-22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端一样高,似乎抗风性弱了些吧,定位于三季?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的一个帖子讨论了近些年的斯堪迪纳维亚营基本都取消了两侧的固定风绳,FERRET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帐篷底部一个简单的拉绳调节装置,可以对帐杆两端施加预紧力,从而保证了帐篷侧面的相对绷直,的确是个很巧妙的设计
VD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zyjxhjs</i> 于 2009-4-22 00:58 发表<br />
两端一样高,似乎抗风性弱了些吧,定位于三季?
<br />

这玩意要是定位成三季,那么市面上99%的营都要定义成两季了,隧道帐别名斯堪迪纳维亚帐,想象下名字就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9-4-22 01: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后对称两个通风口,也是预绷紧类型,不用弄个什么折叠魔术棍支着就能自然绷的很漂亮,对工艺和材料要求比较高
VD4.jpg
发表于 2009-4-22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你对这些传统结构的营幕还有兴趣。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9-4-22 01:06 发表<br />
没想到你对这些传统结构的营幕还有兴趣。
<br />

我一直是很传统的人啊......
发表于 2009-4-2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向对德国品牌有种非理性的偏爱
为什么示意图说一米高看上去感觉还比较大?是因为后面的树矮?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参数看这个帐篷的内帐高度只有90公分,我打赌这个数字是设计师做了无数次取舍才最终得出的,总重低于2000克是设计师的最大目标,因此不得不在高度上有所妥协,使用感受嘛,只要身高不超过180,在内帐里坐着还是不会压迫脑袋的,EXPED有款设计和尺寸都非常类似的产品,内帐高度达到100CM,但重量也达到了2500克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9-4-22 01:13 编辑 ]
VD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过,隧道帐具备用简单结构造就最大实用空间的天性,大家可以对比下X结构营的内帐剖面,显然隧道帐的四壁更为陡直,空间利用率更高,类似传统房屋结构,类似HUBBA HUBBA这样的X营都通过在头部增加横杆来保证有效实用空间,隧道帐不必这么复杂还具备了足够的抗压性,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几千年都不会过时
VD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尾部空间略为狭小,显然设计者只打算让你脑袋顶着门睡,脚部的空间放置一些简单的行李,没法从内帐开关尾部通风孔貌似是个BUG,实际却是尽可能减少重量的考虑吧,毕竟多个拉练不划算,连帐门都是单层的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9-4-22 01:43 编辑 ]
VD7.jpg
发表于 2009-4-22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GRAYKNIGHT</i> 于 2009-4-22 01:03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这玩意要是定位成三季,那么市面上99%的营都要定义成两季了,隧道帐别名斯堪迪纳维亚帐,想象下名字就知道了
<br />
恩 感觉现在很多隧道是一头高一头低那种,貌似抗风性强些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VAUDE四季营的一个突出设计特点是内外帐间隙控制的非常之好,在HOGAN上便深有体会,内帐与四周的外帐最小间隙都有10CM以上,且绷紧度很好,显然在冬季早晨脑袋悬冰挂的几率要相对小很多
VD8.jpg
发表于 2009-4-22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垂直的内帐侧壁也保持了与外帐的足够间隙,显然是个既少重量又保持距离的双赢方案
VD9.jpg
发表于 2009-4-22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GRAYKNIGHT</i> 于 2009-4-22 01:02 发表<br />
前几天的一个帖子讨论了近些年的斯堪迪纳维亚营基本都取消了两侧的固定风绳,FERRET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帐篷底部一个简单的拉绳调节装置,可以对帐杆两端施加预紧力,从而保证了帐篷侧面的相对绷直,的确是 ...
<br />

帐篷底部一个简单的拉绳调节装置, 可否上个图说明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张,同样得益于垂直的内帐与合理的线型,隧道帐具备了天生的大门厅,堆两个包开个小火是小意思,2KG以内的四季帐篷屈指可数,具备如此大门厅的更是寥寥无几,综合观感,尽管FERRET是款低调的四季帐,但是具备应付6K米的天生素质,尽管帐篷本身设计似乎传统无新意,但一些细节之处反映出了大厂的严谨和经验所在,围绕1990克这个文章能做到如此实用和均衡,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平淡朴实好用不花哨,材料和工艺用到位,没有什么噱头,德国设计就是如此简单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9-4-22 01:50 编辑 ]
VD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zyjxhjs</i> 于 2009-4-22 01:19 发表<br />
&lt;br /&gt;<br />
恩 感觉现在很多隧道是一头高一头低那种,貌似抗风性强些
<br />

一头高一头低和抗风性没多大关系,风又不是只朝一个方向刮,那该是重量控制的设计范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03: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