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Mountain Hardwear ANNAPURANA 安娜普纳高山探险帐(完成版)
作为Mountain Hardwear的忠实Fans,说什么也要有一顶他的双层帐篷的。选择KIVA作为大本营帐,而选择安娜则作为多用途兼作冲顶帐。以前在买这顶双层帐之前曾经考虑过他的单层帐EV2,不过面对他那高昂的价格,还是却步了,另外自己也有SD的大力神Hercules Assault单层帐,如果在添置的话就比较重复了,而且EV2的透气效果不见得比Hercules Assault好;也考虑过Trango 2 ,但是相对较重的质量也让我望而却步。
安娜作为一种新的帐杆固定方式的帐篷的代表,改进了以往以Mountain 25和MSR Fury为代表的传统四季帐的穿杆方式,采用挂钩的固定帐杆方式,提高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紧急情况下(例如突然降临的暴风雪等需要无条件立即扎营)的扎营速度,避免或者降低烦琐的搭建方式带来的危险。
Mountain Hardwear的Annapurna ,典型的二人五杆四季双层帐,传统的指标:重量3800g,高104 cm,宽127cm,长221cm,使用面积3.07m2+0.9 m2(前庭1)+0.3 m2(前庭2)。帐杆使用直径6.72 mm的Aluminum Easton 7178-E杆。内外帐面料依旧是防抗撕裂防水不透气的浸硅尼龙面料。
不过我拿到的这款安娜,仔细看过后发现帐杆已经采用了YUNAN的scandium sl 6.72 mm铝杆,估计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不过硬性指标上YUNAN的杆子和Easton的杆子差距应该不是很大。具体的杆子细节可以在下面的照片中看到。
关于Annapurna的名字:
Annapurna Himal 是几乎每位到过尼泊尔的旅客必看的雪山,就算是不登山的话,游客们都可以在湖光山色的 Pokhara (波卡拉) 看到。Annapurna 在当地尼泊尔语中有「粮食供给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
Annapurna Himal 由一系列成高峰組成,主峰 Annapurna I 高 8,091 米,是世界第十高峰,也是第一座被登顶的八千米级高峰。其他山峰包括 Annapurna II ( 7,937m)、Annapurna III ( 7,575m)、Annapurna IV ( 7,535m) 和 Annapurna South ( 7,219m),群山內还有多座独立命名的山峰,包括著名的鱼尾峰 Machhapuchhre。
帐篷的包装袋也是采用和里面外帐相同的材料制成,都是采用防抗撕裂防水不透气的浸硅尼龙面料制成。正面有MHW的LOGO,侧面印有帐篷的名称:Annapurna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b30fe002bb35223.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6fbcf4254abdf3c.jpg
打开包装,里面有这么几样东西:内帐,外帐,帐杆袋(内有帐杆),帐钉袋(内有帐钉以及风绳和修补用工具),说明书。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fed9b14748d0503.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a134ef30add258.jpg
打开帐杆袋,取出这些帐杆,按照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颜色,可以清楚地看到YUNAN的scandium sl,atlas pole system等字样清晰地印在铝杆上。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28ebcbf26c9719a.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a7faa23953c01c1.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fd1283943bd896c.jpg
关于搭建这里还是要说的,虽然采用挂钩方式,相对穿杆方式要简单一些,但是由于是五杆帐,搭建也是相对比较麻烦的,所以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后,按照快速搭建手册搭建。
第一步先用帐钉固定内帐在地上,然后将两根红色主杆固定在内帐四角上,内帐顶的挂钩挂在交叉处,然后再依次固定黑色的侧杆,蓝色的拱顶杆,当然所有的固定方式都是才用挂钩的方式。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17f6906e496dc7.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d0c88813ab8725.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feaac79ff7b4373.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93b88b105cd9a2d.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7c4f5566a47c74.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22d5849415b69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1774bd75b9964c8.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328d6383e54ae16.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566185689ff272e.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34d8ad58220fab.jpg
挂钩都挂好后的样子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d98d2febc128823.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f9f93954dea3366.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2ed72fc21b263c.jpg
[ 本帖最后由 半袋饼干 于 2006-7-30 22:14 编辑 ] 觉得蓝色那根是不是有点多余?高手指点一下
个人觉得在那种地方应该肯定打地钉的,那么门庭完全可以考地钉拉出来,蓝的那根好像对整体稳固作用不大。我还是比较喜欢kellty的那种多交叉三杆设计,觉得是个很稳定的结构。 兰色的应该主要还是加高门庭上方空间,舒适性好一些 非也非也......
Annapurna可谓高山帐的一个标杆产品,其结构受到众多品牌的认同和追随;至于和kellty相比,可以说是各家有各长,从受力分析到产品设计,从物理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两家的骨架结构没有本质区别。
dacong兄疑问较大的蓝色门厅杆,还是相当有用的。
它比其他的杆子都要高,那从受力上比当然没有低矮的效果好,但确实稳定不在它。
它主要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足够空间的门厅,以便堆放装备和做饭。普通仅靠地钉延伸出来的门厅实用性有限,比较低矮,做饭比较危险也很辛苦,挂个营灯就更加不可能了。
高海拔地区防风是首要,所以帐篷必须要有个好门厅,尤其Annapurna有不少为应付突发天气环境而设的功能点,所以这根杆子还是少不了的。
再看一下内帐宽度仅127CM,对于冰雪环境下的高山帐,实在不算宽裕。
谁让它属于UL系列呢! 由于是五杆帐,搭建的确有点麻烦,几乎每次都是我们的ANNAPURNA最后一个搭完。
说到门厅,饼干有没有发现,把外帐罩上后,外帐上有一个魔术贴是套在蓝色的杆子上的,这块地方特别的罗索。又是几块料拼接的地方,又是线脚,还加一块魔术贴,整一个揪,绷在帐杆上,总觉得不太舒服。
这人帐整体还是隧道形的,所以侧面迎风的话稳固性稍差一些,所以搭建要考虑风向。
这顶帐蓬是很好的,其它的好处还是由饼干慢慢道来。不过有一点,饼干可能没体会到。那就是当早上醒来,看着阳光射在帐篷上,外帐上印着的大螺丝帽就象一块满是窟窿的大奶酪,好惬意,好想咬一口啊。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7 01:24 发表
非也非也......
Annapurna可谓高山帐的一个标杆产品,其结构受到众多品牌的认同和追随;至于和kellty相比,可以说是各家有各长,从受力分析到产品设计,从物理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两家的骨架结构没有本质区别 ...
不知道现在改尺寸没有,反正我用下来是觉得足够宽了,对2个180以下中等胖瘦的人来说是足够用了的,别忘记它是鬼老设计的,亚洲人用应该够大了,何况内部空间除了看脚下那块布有多大外,还要看他的有效使用空间,这款帐篷由于有一前一后2个大的头顶上的储存空间,包括羽绒衣都能轻松放入,所以它的内部使用空间就相对来说宽敞,相对于TNF的M25来说 ,M25内部东西满地放,感觉就拥挤的很,不如这个MHW来得整洁。 原来没看到图片,现在看要主杆和侧杆有颜色区分,这点和原来有的改进。原来的除了门厅杆色不一样,其他只有从型状上区分,这一点改进应该会加快搭帐蓬的速度。 内营最宽1.45m, 最窄1.2m,面积3平方米, 2人用空间还是够的,
[ 本帖最后由 jameszhou 于 2006-7-27 18:14 编辑 ] 宽度是足够滴~~~搭建起来也是比较麻烦滴~~~~可惜后门太小,抠门的MHW~ EV2, 其价格,其空间,确实有些不甚合适 各处挂钩都挂好后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7d80ca4e2aea28d.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8b48b40b12e825c.jpg
有前后双门,前门为大D型开口,双层,为了达到最大的透气效果,可以拉开外面的不透气层,再打开后面的帐门,通过纱网之间的空气对流加强透气。内外门的拉链拉绳采用不同颜色,可以很容易的区分。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2c937ab09ad28d0.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37a16ca7203b043.jpg
把外帐辛苦的盖好后,尤其是外帐内n多的魔术贴固定在帐杆后,这顶美丽的帐篷终于把一群小朋友给吸引过来了,好说歹说我才劝住他们不钻进我的帐篷的欲望,但是代价就是我必须要给他们照相,上次的大力神在拍照的时候,也是来了这样一帮子小朋友,不过这次要以黑人小孩子居多。
还好,给他们安排好位置后,就开始照了,面对镜头,似乎都很自然,嘿嘿,这是我最喜欢的~~~~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97ccb417cc050ef.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97fd62a324a3029.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0688e1f088b142a.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29a44846c21574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8f774ef67b7c793.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b7803105a604b31.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395876ccca452e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3a8d41ddc4ef9f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eb04a346c35762f.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e1a1b35ac6ecf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bcc87f81b072b1f.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03b04267a77642f.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274cc96ff86c65.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1770457e360ece9.jpg
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发走了,这就来看看外帐搭建好后的样子。要说的是,整个搭建过程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 比较复杂的杆子,然后外帐固定在帐杆上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最后需要扯紧外帐,处理出来一个漂亮的外形,我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不得不说,要是亮骚的话,一定带上这顶帐篷,要是讲求实际的话,我只带大力神,要知道大力神的搭建我一个人不到5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而且不费什么气力。。。。
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呵呵。
外帐后部没有开门,内部有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可以存放一定的装备,例如背包,鞋之类的。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61e8120c38915e4.jpg
不得不承认,这是MHW的双层帐中相当漂亮的一款,整个帐篷撑起来后,相当的有感觉,尤其是侧面的大LOGO,无处不在的显示出Mountain hardwear的味道。
蓝色的撑杆作用是很大的,能撑起一个相当的空间,在FLY的配合下,营造出一个相对较大较高的前庭空间,可以安置大部分的装备,也可以生火做饭,UV防护的透明塑料窗可以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b96622494752e5.jpg
TRANGO
一直很喜欢这款
出去几次都用他,老款叫trango assault的,很方便,除了moss,就是他了,单层的帐篷用的还是不爽,没有它舒服,也可能是我没有爬到那个级别的山的原因.现在的新款改进了门蓬撑杆,原先的只是半根长度,撑在门两侧的内帐上的.这样门蓬空间新款大了不少,应该更舒服了.
只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啊!
[ 本帖最后由 木柴 于 2006-7-27 23:24 编辑 ] 毒!!
偿命吧你!! 哇噻,饼干每次写装备总要顾左右而言他,要不就是美景要不就是人物,下次是不是该上辣妹了?
看看这几张照片,拍的相当有味道,PS过吗?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29a44846c21574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b7803105a604b31.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3a8d41ddc4ef9fc.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e1a1b35ac6ecfc.jpg
还有这几张,如果说找到合适的推广主题,是绝好的品牌广告作品!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c274cc96ff86c65.jpg
http://blog.8264.com/attachment/Mon_0607/1_5_1770457e360ece9.jpg 问题1:老问题,还是很关心YUNAN的帐杆相比DAC和EASTON表现如何。
问题2:俺知道涂硅面料和注硅面料,不知道饼干兄说的这个浸硅面料是什么?和MSR 2Hubba上的注硅面料是一个意思么?? 一个字: 真毒 -.- 涂硅、注硅、浸硅......
只是用的动词不同,实际上是一回事吧?!
make 个 sure 先......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8 09:56 发表
涂硅、注硅、浸硅......
只是用的动词不同,实际上是一回事吧?!
make 个 sure 先......
厚度不同吧 咩厚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