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色1984 发表于 2008-3-12 13:48

完全是另一套装备使用理念

HyperGun 发表于 2008-3-12 20:22

看得出很多照片,骑士都是远离营地去拍的,还有不少半夜三更爬起来拍的,不容易

期待摄影器材与拍摄经验的介绍。

eyeyoung 发表于 2008-3-12 21:11

81班用帐篷,俺在军校和部队的时候都搭建和住过,看来骑士的照片,突然怀旧了

阳子 发表于 2008-3-12 22:06

灰版的片子是浓郁的

超载 发表于 2008-3-13 09:56

很好很强大~~~~!!!!
期待下文

milker 发表于 2008-3-13 10:51

强帖留名!梦的地方啊,有生之年去一趟真没白活了

deathkin 发表于 2008-3-13 11:22

军帐 棉衣 大口袋-----粗暴的环境,粗暴的装备

叶开 发表于 2008-3-13 11:47

原帖由 <i>dreamerz</i> 于 2008-3-12 00:19 发表<br />
终于等到第二篇了!!<br />
<br />
关于帐篷,文中都是真正的使用经验!我现在出门如果只带一个小帐篷没有大门厅的(更别说完全没有门厅的了),就严重没有安全感,更没有满足感。<br />
也许和我早几年疯狂喜欢玩帐篷的原因, ... <br />

梦版的要求看来只有南方能满足了,在北方,营地没水是常事儿,两天的活动动辄得背5-6升水,苦啊!

无为 发表于 2008-3-13 20:22

对军用品在严酷环境下的耐用,实用性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些动辄说军品非人性化设计的人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了

深蓝色 发表于 2008-3-13 20:28

等更新

街头霸王 发表于 2008-3-15 13:00

强烈支持严酷环境下物品的耐用性,实用性,防水性,保暖性是第1位。

荞麦皮 发表于 2008-3-15 13:21

极具毒性的行程!
可以想像,随着灰版一篇篇文字的出炉
可可西里在诸位装备者梦里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jz2005q 发表于 2008-3-15 14:22

81班用帐篷,我当随军记者时住过;还记得在一场暴风雨中帐篷突然倒塌了我们在雨中淋了一个夜的事。

GRAYKNIGHT 发表于 2008-3-16 01:51

第三章——民以食为天

根据以往的个人经验以及前两次科考成员的亲历总结,我曾经“自暴自弃”的认为高原这么多天折腾下来就算吃人参果也将个个都是形容枯槁两眼无光身轻如燕,好歹也能把小肚子给减下去点啊。但不幸的是到达叶城后才发现,面色红润的我体重居然和出发时一摸一样,更有甚者有人还长了6斤肉(真怀疑是不是有光合作用的特异功能啊),减肥失败了,这个责任只能归咎于我们的大厨干的实在是他妈的太好了!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da4a69a08f56131d5d43lP9al8M04j0K.jpg

从观感上讲,除了吃不上炒菜,大厨的这个野战厨房和大学里的食堂基本没什么区别,每天到了饭点上,只听一声吆喝,同学们便钻出帐篷敲着饭盒,按秩序排成一列,保温桶装着的饭菜汤分开来用大勺子盛给你,只不过房子换成了帐篷,也不用交饭票,嫌油水不够肥肉太少的还可以自己多扒拉点(只要能吃的下),也不用看大师傅的脸色,末了连碗也不用擦(多浪费水和纸啊,反正这里绝无污染,食物也不会变质,下顿还能吃到上几顿的味道…..),每天出门科考的或者转移营地时每车按人头分配有路粮,留守营地的(简称“手营”)可以溜进厨房里翻箱倒柜找点零食,冲上杯咖啡边吃花生米边晒晒太阳,晚上散步回来饿了还能在帐篷里的炉子上自助开小灶煮点方便面喝点小酒,偶尔还会有同学实在搀的慌了便主动跳出来给大家亮一手厨艺绝活,要是逢上有队员做寿,PARTY上更是特供菜接二连三……………多么惬意的集体生活啊,说实话直至今天我还挺留恋的,社会主义就是好呀就是好!

BC营地的厨房帐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1b36a550cfaa3d1963cdSnOvAaWQviDg.jpg

在C1营地排队打饭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6258bb977235be877158mJFAMg71GMLw.jpg

C2营地食堂外景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49da685ff14849e18c82c6DZEYcpinY2.jpg

停在C3营地帐篷外的食品车,这个营地的食品份额已码放在帐外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4c0de129f32b893c5da56OTULt7M5H1b.jpg

当然这一切只是“看起来很美好”的部分,实际上,伴随着进入高原后每人不同程度的高反症状,味觉和食欲多少有所退化,加之食品相对单调,就餐环境不佳,南腔北调众口难调,因此很多时候吃饭与其说是一种自然需要,不如说是一项个人任务,不吃,每天就没力气出门科考,不吃,抵抗力和体能下降就容易生病,不吃,不但不能干活还会给大家添麻烦,总之,那可真就是白来了,因此,哪怕是蹲在野地里啃饼干,口感是木头渣子,也得自我安慰,就当是坐在文殊院的素斋馆里吃鱼香肉丝好了。而且相对前两次的科考而言,这都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06年科考期间专职厨师因高反严重提前下撤,物资准备工作也不完善,结果所有人啃方便面与萨其玛吃到吐,人间悲剧啊!
为了让大家体会到更逼真的“鱼香肉丝”效果,我们的食品保障专责志愿者——大厨,此行付出了远超旁人几倍工作量的巨大努力,光是在乌鲁木齐采购期间列出的长长清单就吓人一跳:其中包括馕1000个(中途拉油时又带回一批油馕),卤蛋1500个,很抱歉其他食品采购数字未有抄录,凭记忆回想起来的还包括香肠、牛羊肉各数百斤、咸鸡数十只、方便面数百箱、面粉、大米、面条、土豆、饼干、火腿肠、午餐肉罐头、奶粉,果珍、咖啡,茶叶、可乐、二锅头、花生米,大白兔、海带、咸菜、酥油以及各种调料辅料难以计数,为了解决果蔬问题调节口味以及补充维生素,特意准备了一批脱水蔬菜(花菜和笋干),沿途还采购了若干箱哈密瓜、香梨、苹果等等,整整装了一车。最后考虑到藏族司机的饮食习惯,还特意聘请了一名藏族厨师,考虑的可以说尽善尽美。

堆积如山的方便面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ef8a8c11dd60031667e2KsdMY7eTKLhJ.jpg

食品装车前的整理与清点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70e9d23fe51ada86adcfEDpwa9Va7wa9.jpg

在阿尔金山晾香肠,可惜是川味的不是广味的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e8f44a9a2c44271a8de0AVemvJMMa0Mb.jpg

进入无人区后,所有食品基本上就是呆在一个天然冰箱里,保鲜自然不是问题,但冻的和石头一样的水果却味同嚼腊,为了补充维生素的需要,不好吃也就罢了,但俺却为了喝罐可乐却差点搭上小命——在拉环的一瞬间,在高原低气压与冻涨的双重作用下,在轻微外力的触发时,易拉罐一声巨响后轰然炸飞,开口如刀刃搬锋利,可乐冰四下飞溅,我靠这拉的简直是手雷啊!记得以后要买塑料瓶装的!

恐怖的可乐罐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66ee5c7431281945f456K5Dx2C9TCwVP.jpg

根据往年的教训,满满一车的食品喝炊具,到达营地后常有为了找一件配料或者工具而把卡车返个底朝天,还没吃上饭先把人给累趴的惨痛经历,各种食品重新拔营装车后也更为混乱,因而此次所有食品包括配料预先按照营地数量平均分为若干等份,每到达一个营地后搬下一份即可,非常高效省心。
每天的三餐安排通常如下:早餐通常为羊肉面或面疙瘩等连汤带水的物质,拔营或科考出发早没时间磨蹭,图一个快速方便,早上比较冷,一口热的喝下去也很容易把胃暖热。中午通常部分人马在外科考,守营的人不多,也是做点简单的面条或泡馕或自己DIY下了事。晚上时间充裕,人口众多,晚餐就相对隆重一些,做一大锅米饭,煮上脱水蔬菜汤,炖上一盆羊肉,有模有样。最后是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围着火炉没事干便可以杀罐午餐肉(可惜不是梅林的)烤烤馕煮煮方便面喝点小二(二锅头),可能真是味觉退化了的缘故,平时觉得暴难吃的垃圾食品午餐肉和方便面,在高原上也吃的有滋有味,胃口大开,食量比在家呆着都大很多,羡杀旁人的同时自己也觉得奇怪。

厨房帐内的午间小食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d8b09032ca7998e18c7cbN8RRuSKzOpJ.jpg

某队员寿诞开小灶之红焖羊肉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6bbb70b60e7cf5d43b95nPSpK9hB5xNH.jpg

每天出门科考或是转移营地期间,路粮通常按人头分个小袋子,里面装有饼干、馕、煮好的牛肉或火腿肠,有时还有一个石头水果,经常要爬爬火山探探冰川,不是背相机就是背石头,不吃点实在的东西是不行的。与此同时,守营的家伙们闲着也是闲着,便变着花样折腾点吃的,煮煮糊辣汤、弄锅姜乐什么的,最厉害的是我们的新疆司机们,三天不吃拉条子便谁不着好觉,在5200的营地以非常严谨的程序一丝不苟的给全队做拉条子吃(光和几十斤面就能把人累半死啊),尽管俺至今没弄清拉面和拉条子的本质区别,但帮不上忙蹭吃蹭喝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下新疆男人真是好男人呀!

煮点糊辣汤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cfc8c444751459758fb3jIjyYsMaOaDj.jpg

味道着实不错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f1dfde52c41c95e1a74eNXi7ZjrmOw3X.jpg

在C2营地拉条子的新疆好男人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af7210295760439fb34ejaeoIcRBwPgh.jpg

专业手法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a8640731537c2f975f55pve03NeGYMaO.jpg

忙吃忙喝的同时自然也要小小总结一下:此行公认的最耐吃最好吃的东西是新疆特产的馕,尤其是2元一个里面有洋葱鸡蛋撒了芝麻那种,锅盖一般大小,百吃不厌,干吃烤着吃泡着吃煮着吃炸着吃怎么吃都好吃,方便保存也特补充能量,每天坐在卡车里越嚼越香啃完一个一天不饿,还不会象饼干一样干嗓子要常喝水,新疆司机还人人准备一个布口袋(装矿石的地质采样口袋),又透气又方便,小食里最受欢迎的是大白兔和葡萄干,前者过于经典自不多说,后者塘分高能量大,对改善高反症状的厌食症状很有作用。再反过来说说反面的,尽管携带有高压锅专做煮米饭用,但普遍反映米饭口感不佳,能量补充不如面食那么实在,做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建议仅做调节口味时的副主食,毕竟高原条件下,面食确实是王道,但其中偶尔一次熬粥,效果却极其惊艳,南方同学们就着萝卜干赞叹不绝喝得呼天抢地底朝天。另一个不太成功的食品就是火腿肠,这玩意里面淀粉实在太多,味精也太多,补充不了多少能量还容易坏胃口,天一冷就成了冰棍可以咔嚓折断,如果换成母亲牌牛肉棒该多好呀,尽管确实有点贵。最后阐述一个简单的事实,据大厨本人讲,整个科考期间他就从没洗过手,大部分人也从不洗碗,可见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王道。

馕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030a1a9e4eafe094cfccMA4yEZt7xL4a.jpg

晚间在炉子上热馕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c1c13955c007bb12c437tHbWBIkmXVIQ.jpg

出发之前,百密一疏,怎么也没有想象到大小冰川湖泊河流泉眼密布的高原上还会发生水危机——水很好看,但尝起来却是海水般咸涩的,着实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由于可可西里分布众多的盐碱地带,相当部分的湖水河水无法直接饮用,这个问题在可可西里三年科考过程中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靠蒸馏无法得到足够的用水,消耗燃料代价也太大,普通的净水器和净化办法也完全发挥不了作用。在最漂亮的C5羊湖营地,眼望着一片蓝色湖光美景却口干难耐,连旁边山坡上堆积的冰化开来都是咸的(到达营地当晚煮方便面没感觉出来,第二天才发觉~~),幸好靠储备的一些矿泉水才渡过难关,找营先试水成了铁律。

在BC营地的车尔臣河畔挖泉眼取水,河道里的水泥沙含量实在太大了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4b9e079bbd4140a0f307lmwhMFOJfnwh.jpg

在C1营地凿冰取水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9a250a8bc9e8ef3006b9dCltJyflnBPc.jpg

痛苦的C4羊湖营地,累死人凿的冰也是咸的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4ee5247dc7a10406d387a7Kb3Z5Ljgx4.jpg

在炉子上“烧烤”矿泉水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593bd0ad0bb01e47b312hhwgv4zjgK4o.jpg

然后得说说具体的炊具了,此行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需要,分别携带了煤气炉与汽油喷灯连炉架两种方式,当然帐篷里的煤炉也可以辅助炖个菜煮个汤什么的,以汽油喷灯最为好用,持续打上气后喷发极其猛烈,谈笑间坚冰灰飞烟灭,效率最高,但通常为节约燃料考虑,只在早晨使用,中午晚上使用煤气炉相对多些,这个没有什么特殊注意的时候,只是在行程尾声,一个煤气罐的阀门在车上颠坏了,丝丝冒着白烟,吓的众人一身冷汗。

BC营地的汽油喷灯与炉架,借给路遇的哈萨老汉煮羊肉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4f80752d8e17df3e1545AFCivRZ6O1g0.jpg

此行个人餐具为科考队统一配发的普通不锈钢饭盒,就是圆盘带盖那种,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把手不牢靠盖子容易丢端着容易烫手,不过大多数人也不太在意,我事先打了小算盘用的是跟随多年的军用三件套饭盒,图一个结实方便,拆开来刚好一个汤盘一个菜盘一个饭盒,组合起来也可以扣的很紧装点剩饭可以车里帐篷里随便扔,有个提手很方便架在炉子上煮东西吃,算是比较满意的一个家伙,东西很便宜只要几十块但是惹的很多人眼红那,尤其是那些常常把手烫的直摸耳朵的兄弟~~~

挂面、配发饭盒与“小二”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dc2f733e548fd6e1cb27QBY7JCEaMDNd.jpg

我的军用饭盒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11883f9053930b7c349cKJiFKZoFCJ5v.jpg

最后再批判下出售军用折叠小板凳的JS和制造商,筹备物资时比较匆忙没有仔细验货(谁想到这种玩意还有假冒伪劣!),结果行程不到1/3所有数十个小板凳便全部散架坏光还无法修理(连接螺栓折断),平均使用寿命不超过2小时,损耗率高达100%,害得所有人只能站着蹲着或躺在铺盖上吃饭,尽管不影响科考本身,但对众人吃饭时的心情和饭量都有严重打击,可谓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在无人区里面身体真出了点什么状况,唯一的选择只有简单治疗后用最快速度下撤,在此行C2及C3营地,分别有队员因严重高山反应及阑尾炎而送回且末县,关于医疗器械方面俺实在是个外行,刻下仅列出出发前的药品准备清单(中途拉油回来时又有所补充)。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a103eeafdb461d2e59a8A6GRrkJ8CoVP.jpg

实用中,由于大部分队员上高原后都患上慢性咽炎(缺氧,用嘴巴呼吸冷风闹的),甘草片之类的止咳药以及消炎药消耗量很大。维C银翘片最受欢迎,这玩意预防感冒容易帮助睡觉还甜甜的蛮好吃。麝香正气水对付肠胃问题最管用且极便宜,另外从前两年的经验看,每天定量输些葡萄糖液对体能恢复与减轻高反症状有极大帮助,但今年因队医的问题(就数他病的最厉害!),所有葡萄糖注射液都被大家当糖水喝了。每天多吃点醋(比如我),以及在帐篷里炉子上烧点醋对预防感冒也极有好处。为了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行前每人都发了一瓶21金维他,用下来感觉不错,口腔没有溃疡出现,还有某厂商赞助了很多提高免疫力的胶囊,俺一直错当成抗高反药坚持每天吃,还赞叹效果的确不错,回家后才发现说明书里压根就没这功能~~,另一样挺受欢迎的东西是红牛,这个饮料本质上是归属在药品类,司机喝了比较提神醒脑好开车,理论上还有缓解疲劳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当然大部分人和我一样还是一直把它当糖水喝的,只是第一别喝太多(上火太厉害),第二喝着比较累,每天众人晃红牛罐子融化冰块几乎成了一道风景(估计消耗的能量比喝下去的多)。

红牛与地质锤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81e6a0d400d3e480178eUtdjHf8iSlv1.jpg

针对最为重视的高反问题,此行还携带有高压氧仓一个,说白了就是一个密封的橡胶棺材,若有高反急症患者就躺进去充上足够的氧气然后火速拉出去,幸好没有用上。血氧仪也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往手指上一夹便能测出血液含氧量,大家一路心惊肉跳的看着自己从99%随着海拔升高直线下降,心速却直线上升,可以当作个人身体适应能力的一个参考,但不具备绝对意义,比如俺血氧最低降到65%时仍然感觉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人已逐渐适应,头晕恶心睡不着觉的情况越来越少,血氧普遍保持在80%左右,行为和平原已没什么区别,只是爬山干活得悠着点多喘几口气。总之,高反问题只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值得正视但不值得渲染和恐慌。本人属于不强壮但比较皮实的体质,得益于如此完善的医疗保障措施及科普教育,也许是免疫小胶囊的作用,一路上除了煤气中毒那次外便几乎再无小恙,没磕什么药便平安无事到达公路上,只是乐极生悲,到达有人区的第一个晚上便扁桃体发炎发烧趴下了,敢情是心理免疫防线撤的太早了!

检查高压氧仓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35990d9e9c074229dfafW9UbShoJ8YrU.jpg

感谢大厨的辛勤工作,厨房,永远是最温暖和值得回忆的
http://www.outdoorgear.cn/bbs/attachments/20080316_6717ed68af0d86665e2byr7IadpyDUC9.jpg

deathkin 发表于 2008-3-16 02:25

最精彩的部分来啦 哈哈眼睛睁不开了   明日仔细拜读

awen 发表于 2008-3-16 03:05

waiting 嘿嘿

街头霸王 发表于 2008-3-16 03:06

看得我的口水直流啊

无为 发表于 2008-3-16 10:09

象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高原科考可以考虑装备自热式食品,如霉菌的MRE,PLA的单兵自加热食品等.
虽然国人口味丰富,非中餐不能食也,但做个备份粮也不错,减少燃料的携带.压缩饼干,能量棒这样很
户外的食品似乎也没见到,国内厂家的"驴食"应该开发一下,不同地形,不同海拔适用的户外食品

zhujie1225 发表于 2008-3-16 10:19

看了药品清单,药物方面准备得不错了。
毕竟是大团队行动,量大、品种齐全是王道。

兔老虎 发表于 2008-3-16 21:23

插句话,我对土耳其共改革开放以后以后所生产定型列装的 各种后勤装备 无信心,骑士兄看来对这些东东此也颇有微词,嘎嘎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始祖鸟与军大衣——一次远征的装备细节(第12页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