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vivian8510

唐朝的趣闻轶事 猪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 信还是不信
  桑道茂是中唐时期知名的术士,人们都说他的占卜很准确。
  桑道茂的家住在长安城的安德坊,长安城南面有三座城门,中间是明德门,西边是安化门,东边是启夏门,安德坊紧靠着启夏门。像安德坊这样挨着南城墙的坊区由于远离闹市,所以很冷清,没有多少人居住,进入这些坊区给人的感觉是出了城到了乡间,有的人在这里开垦田地,有的人在这里办苗圃。但是桑道茂的家很热闹,门庭若市,来找他占卜吉凶的人都在外面排队等候,专家就是人气十足啊。
  据说西平王李晟年轻的时候在皇家卫队中当差,很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人不走运的时候就想去算一算命运如何。一天清晨,李晟早早的出门去找桑道茂咨询,咨询是要付费的,李晟带着一匹绸缎作为咨询费。到了桑道茂住宅门口才发现自己来晚了,前面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候接待,他们告诉李晟说,桑大师不是想见就能见的,李晟让人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后就自觉的排在队伍的末尾。
  桑道茂闻听有一个叫李晟的人来了,立即打破常规亲自出门迎接,还吩咐摆下酒宴盛情款待。大师告诉李晟,你将来会建立伟大的功业,富贵的程度除了圣上之外没有人能够比拟。桑道茂不仅退还了李晟预交的咨询费,还提出一个类似追星族一样的要求:索要李晟身上穿的汗衫,并且执意要让李晟在汗衫上签名留念。唐朝时落榜的学子在回家复读前会向考中的进士索要考试时穿的衣裳,为的是给自己带来福气,这叫“乞旧衣”。桑道茂说自己只是想要一件信物,据他推算李晟发达的时候将会握有生杀大权,到时候拿出这件汗衫的人可以免于一死。
  桑道茂的所作所为让李晟陷入茫然之中,对方描绘的前景和自己所面临的现实相差太远,他甚至怀疑桑道茂是不是在懵人。细一想自己白白的享受了一顿酒宴而失去的仅仅是一件普通的衬衫,显然是得大于失,也就无所谓了。
  若干年之后,唐朝的首都长安发生兵变,前往淮西作战的泾原兵士路过长安时被安排在城外东郊的霸桥休整,因为原先讲好的奖赏没有落实,再加上京兆府供应的饭菜质量太差,肉都变质了,兵士们哗然而起冲进了长安城,唐德宗逃往奉天,朱?a自立为天下反对唐朝中央政权的力量的盟主,史称“泾原兵乱”。在这次事件中,李晟率领军队收复了京师长安,而桑道茂则上了贼船。长安光复之后,李晟奉命处决投敌人员,桑道茂就把那件有李晟亲笔签名的汗衫拿了出来,因而得到赦免。
  桑道茂到底是不是那么灵验暂且不论,来说一说桑家门口的一个特别现象:有一个老太婆竟然在桑道茂住宅的门外头摆起了卦摊儿,也干起了占卜吉凶的行当。从桑道茂那里测算完吉凶的人出门之后看到老太婆的卦摊儿后都有一个感觉:这个女人不寻常。不是经过桑道茂的特许经营双方利润分成,就是有过人的本事敢于在鲁班门前抡大斧,既然来了一趟不妨也让这个老太太给算一算。
  这位老太婆专门和桑道茂对着干,桑道茂说好她就说坏,桑道茂押大她就押小。于是,凡是在桑道茂和老太婆两处都算过卦的人惊奇的发现总体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不是桑道茂算对了就是老太婆算对了。
  桑道茂和他家门外的老太婆堪称一对最佳拍档。
  唐朝还有一些女性也从事占卜工作,她们在工作时要弹起心爱的琵琶,边弹边占卜吉凶,这种自带伴奏的占卜方式叫做琵琶卜。在洪州城中就有一个琵琶卜者人称何婆,何婆那里生意很红火,男男女女盈门,送的礼品一堆一堆的。有一个姓郭的官员也想问问前程,郭先生在一个县里担任县尉,属于九品芝麻官,他按照规矩预付了钱款后让何婆算一下自己未来能当上几品官员。那人钱财替人答疑解惑,何婆抱起琵琶先调了调弦,这叫做“转奏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找到调门后何婆放声唱道:“个丈夫富贵,今年的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洪州这个地方“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不过这个何婆是个例外,她只懂金钱不懂政治,搞不清官员的品级数越少级别就越高,总以为官员的品级和钱的数目一样越大越好。那位郭先生听完何婆的这段曲子大动肝火也是必然的。
  何婆按今天的标准衡量是属于神婆等级,她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信不信由你,倒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而有些术士的主意是要置人于死地的。
  唐宣宗时宫中有一位宦官叫吴居中,吴居中不是那种端个茶倒个水传传话跑跑腿把个门望个风一类的小宦官,他的级别很高,穿着紫色的制服,是高品级的宦官,而且受到宣宗的信任,按理说这就差不多了,但吴居中心里还是不踏实,就去找一个术士询问有什么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术士出了一个主意,说是可以在你的袜子底下写上这么几个字……如此如此。
  吴居中造办了。
  不久,有人向宣宗皇帝举报说吴居中侮辱圣上大逆不道罪恶滔天,证据就在他的袜子底下,宣宗派人叫来吴居中当场查验。这件事讲起来很是有趣,《鹿鼎记》中有人向皇上揭发说韦小宝的脚底下刺有反动标语“反清复明”,强行按住扒下鞋袜一看,一只脚上是清字,另一只脚上是明字,证据不足宣布无罪。
  而脱下吴居中的靴子后一看,袜子底下写的“圣敬文思武和光孝皇帝”十个字,这正是当今皇上唐宣宗的尊号。
  把皇上踩在脚底下这性质太恶劣了,不杀你杀谁,吴居中掉了脑袋。
  2006-11-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 水果外传(上)
  唐武德七年九月十七日,由唐高宗下诏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编撰完成。《艺文类聚》是一部大型的类书,武德五年开始编撰,历时三年,全书分为四十六部七百二十七条子目,将进一百万字。
  《艺文类聚》中记载了三十七种水果,主要品种有:李、桃、梅、梨、柑、桔、樱桃、石榴、柿、楂、柰、枣、杏、栗、胡桃、椰、枇杷、葡萄、荔枝等。这其中,石榴、葡萄、胡桃是在西汉时期由西域引进中土的。
  中国原产地的苹果是一种绵苹果,古时候叫柰,也有的品种叫林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柰与林檎,一类两种也。”我们现在吃的苹果是西洋苹果,大约是在公元1871年前后传入中国,地点一般认为是在山东烟台。而中国原产地的苹果树由于所结出的果实从果质、口感、产量上来说都存在着问题,因而主要用作嫁接时的砧木。
  唐朝时有一种苹果被命名为文林郎果。中国古代有一种官叫散官,有官名但是不担任实际的职务,散官有文武之分,文林郎是文散官,在唐朝位列从九品,在所有文散官中排在倒数第二。文林郎果和一个叫王方言的人有关,王方言家住在临黄县王国村,紧挨着黄河。一天,王方言在黄河边上闲转时拣到一棵树苗,也不知是什么树,就拿回家栽到土里。慢慢的这颗树苗长大了还结了果子,原来是柰。果子成熟之后摘下一颗尝了一口,味道比本地产的柰要好的多,这些果实被送到曹州刺史李慎那里。
  李慎是唐太宗的第十个儿子,后来被武则天改成姓虺,属于毒蛇一类,死在流放的路上。说起来诗人杜甫的姥姥就是李慎的孙女。
  李慎得到这些果子后首先想到的是圣上,就将这些果子作为地方的贡品进贡给唐高宗李治。唐高宗品尝之后的感觉是果然不同于寻常的果子,一高兴就赐给果树的发现者王方言一个文林郎的散官,并将这种果子命名为文林郎果。文林郎果被栽种在皇家的果园中,有一位西域来的老僧人看到这些果树后说,这在西域叫做?O婆果。
  ?O婆果这个名称很值得注意,有人认为这就是苹果的最初名称,?O是苹的异体字,现在香港地区的苹果二字就写作?O果。
  梨也是土生土长的水果,汉朝时长安城南的樊川有一种梨个头很大,肉质甜脆,掉到地上就会摔成碎块,当地人把这种梨子叫做“含消梨”,收摘含消梨的时候要先用布口袋把梨兜住,以免失手摔碎。
  梨在唐代是主要的水果,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正是一年中好时节。岑参在西域的轮台面对着漫天的飞雪想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杭州人把梨花盛开时节酿造的酒称为“梨花春”。“最似孀闺少年妇,白装素袖碧纱裙”,把梨花比喻成寡居少妇的那一身素裹,写下这句诗的白居易已经没有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年最少”的心境。
  河北的真定县自古就盛产梨,魏文帝曹丕在一份诏书中说:“真定郡梨,甘若蜜,脆若凌,可以解烦饴”,这种梨可以消火去病。
  唐武宗有一阵子生病了,症状为烦燥不安,宰相李德裕说是“陛下威断不测”,威断不测在老百姓嘴里就是喜怒无常。医生诊断认为圣上的病因是心热之疾,实际上是吃了方士的金丹之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这种病不好治,原因在于患者在不停的服食金丹。有一个道士献上一个方子,方子中的一味主药是紫花梨/道士说这种紫花梨生长在四川青城山的山顶上,可以用来中和服用金丹后的不良反应。道士本身就是炼丹的,这个方子应该是道士之经验,服丹之必备。
  唐武宗服用了道士献上的药之后,果然见效,脾气也恢复了常态。身体一好,武宗又开始服食丹药,服食了丹药之后就又产生了不良反应。再派人去找那个道士,道士不见了。派人去四川青城山寻找紫花梨,梨也没找到。于是唐武宗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紫花梨的线索,不久,真定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那里有一棵梨树上结的果子就是紫花梨,树是一个姓李的县令栽种的。
  唐武宗吃了真定县的紫花梨以后感觉到效果和那个道士献上的紫花梨差不多,这颗梨树就成了国宝级树木。地方官员清理了梨树周围的现场,附近无关的杂树全部被砍掉,再用红漆漆成的木栏杆把梨树围起来,当梨树开花坐果时,为了防止蜂蝶和小鸟的干扰,还特别制作了一个罩子将整颗梨树罩住,罩子是用高档的纱网制成的,即能保持正常的通风采光,又可以保护花果。
  这颗果树原来的主人,那位姓李的县令的命运可不如他的树,李县令因为没有尽到保护这颗梨树的责任而受到降职处分,李县令所犯的错误是:对于保护梨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防护措施不到位,致使大风刮断了梨树的一节树枝。
  唐武宗在晚唐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但却毁在服食金丹上。服丹如服毒,病情加重不能处理国事,道士们却说这是在换骨。唐武宗死的时候是三十三岁。
  据说在东都洛阳报国寺中的一颗梨树上曾经结出过六斤重一个的梨子,这梨可够大的,摆在桌子上像一个小西瓜。
  中国史书上第一次提到西瓜是在《新五代史》的四夷传中,据史书记载,大约是在公元947年,即后晋开运四年,一个叫胡峤的人进入契丹境内,在其京城上京(今日的通辽)附近吃到了西瓜。当地人讲西瓜是契丹攻打回纥时获得的种子,由于上京地区气候严寒,栽种西瓜要“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西瓜大面积在中原一带栽种是宋代的事,唐人所说的瓜是指甜瓜。王建在《宫中早春》一诗中写到:“内园分得温泉水,二月中旬已进瓜”,诗中的内园是指位于临潼骊山的华清宫,那里的温泉驰名天下,“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白居易诗中这个贵妃出浴的情节就发生在华清宫。唐朝的时候利用温泉地热在冬季种植甜瓜,使得其在早春二月就能成熟。
  天宝年间,唐玄宗站在骊山之上远眺,手指着一个方向问那是什么地方,随行的人员急忙拿出地图寻找之后回答说,那里是愍儒乡。
  愍儒乡有一道峡谷叫马谷,冬天的时候谷底气温比别处要高显得很温暖,秦始皇派人在这里种下一些甜瓜。甜瓜在冬天成熟是一件异常现象,秦始皇让一些儒生到现场开个研讨会,研究一下冬季甜瓜成熟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务虚是儒生们的强项,正当他们在马谷谷底对着甜瓜展开认真热烈的研讨时,谷上檑木滚石俱下,将这些天真的儒生活埋在谷中。马谷因而被当地人称为坑儒骨。汉朝的时候将这个地方命名为愍儒乡,愍是哀怜的意思。
  唐玄宗听完愍儒乡的来历后,下令将这个地方改名为旌儒乡,我们现在要表彰儒生。有关部门立即落实圣上的指示,并在那里修建了祠庙,树立起石碑记叙愍儒乡改为旌儒乡的经过,石碑由贾至撰文,颜真卿书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水果外传(下)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心紫葡萄。”
  这是唐长安城平康坊娱乐场所一位女性从业人员赵鸾鸾写的一首诗,题目是《酥乳》。赵鸾鸾是平康坊的名妓,这首诗可以说是在用身体写作,诗中用来比喻乳头的紫葡萄就是马奶葡萄。
  葡萄是西汉时期自西域引进的水果,长期在中土种植后面临着品种退化的问题。唐贞观十四年高昌之战结束,今日的吐鲁番就是高昌的一部分,那里盛产葡萄。唐军将马乳葡萄的种子带回长安城种植在皇家的园林中,同时还从高昌获得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调整配方,在长安酿制出了葡萄酒,这种酒有八种颜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葡萄酒酿制成功之后,唐太宗将酒赐给大臣们品尝,在此之前中土的葡萄酒都是从西域得到的,这一次算是有了自己的产品。
  在唐长安城的光宅坊就有属于官方的葡萄园,唐高宗仪凤二年术士们发现这里冒出非同寻常的地气,光宅坊紧挨着大明宫丹凤门,这个地方有了异常就要探个明白,最高当局下了命令:挖地三尺。结果挖出来一个石头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万多颗佛骨舍利,这个葡萄园随即被改建成寺庙,名叫光宅寺。
  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葡萄歌》的诗,诗中说“马乳带轻霜,龙鳞耀初旭。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就是说山西汾阴一带也种植有马乳葡萄,而且还很贵重,就像种下玉石,河东出产的葡萄酒在唐代相当知名。
  樱桃由于成熟期早,是每年最先上市的水果,因而被当作时鲜。春末夏初的时候,樱桃和春?S同时上市,《秦中岁时记》中说:“长安四月十五日,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S宴”。堂厨是指宰相办公地点政事堂所设的小灶,宰相上班时在那里吃饭叫做“会食”,而百司厨则是指朝廷各个部门的食堂,官员们在上班时间可以在这里享受工作餐。据说政事堂的饭一般人是不敢吃的,有一个叫郑延济的人去政事堂找他当宰相的哥哥,刚巧赶上开饭,就坐下来同吃。郑延济端起一碗汤饼才吃了几口就中风了,手中的碗就扣到了地上,经抢救无效于第二天凌晨去世。这种说法不足为信,它只是反映了一种天命观而已。
  《吕氏春秋》中说,仲秋进贡的樱桃要“先?]寝庙”,这个寝庙是指供奉祖宗的宗庙,由于樱桃在诸多的水果中最先成熟,自古以来在位的帝王用樱桃供奉祖宗,让他们也尝个鲜。同时帝王们也会将樱桃赏赐给大臣们,也就是个意思略表关怀。
  李渊取代隋朝后将隋恭帝封为?@国公,?@字念(西)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山东省。到了贞观年间,一年春天又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季节,唐太宗准备送给后任的?@国公一些樱桃,但是在用词方面却遇上了问题,说圣上奉送樱桃吧这个奉字含有尊敬的意思,显得规格太高。说圣上赐给樱桃吧这个赐字规格又有些低,不管怎么说首任的?@国公也曾经是一国之主,李渊的领导,尽管只是名义上的。遇上困难,问虞世南,唐太宗说虞世南一个人身上有着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五种美德。虞世南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当年梁朝的萧衍送给齐国退位皇帝巴陵王东西时称为“?A”。同样是送东西,下送上叫奉献的奉,上送下叫赐给的赐,?A则是基本平等。中国的文字该怎么用都有一定的规矩,双方会谈的气氛“热情友好”和“诚挚友好”就不一样。
  唐朝的皇帝会把刚成熟的樱桃送给大臣们品尝,张籍在《朝日敕赐百官樱桃》的诗中写到:“捧盘小吏初宣敕,当殿群臣共拜恩”,用盘子盛着端上来这是一般的赐给方法,有的皇帝会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唐玄宗就觉得总是让宦官们捧着一盘盘樱桃让大臣们以职位高底为序依次品尝有些俗了,就改为让大臣们亲自采摘,这个采摘可不像现在城里人去农家乐游玩时拎着个篮子拣大的摘,而是规定必须要用嘴直接去咬树上的樱桃。樱桃有个别名叫含桃,这样叫是因为黄鹂这种鸟会含食樱桃,唐玄宗不知是不是想到了黄鹂。古时候当个臣子也不容易,好在那时候还没有化学农药,用嘴直接去叼就叼吧。
  安史之乱时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当了大燕的“皇帝”,仓促之中上任有许多事情都要现学,樱桃熟了要像以前的皇帝那样派送樱桃,这也是证明自己是皇帝的一种行为。樱桃先从自己家人送起,史思明叫人准备了一笼子樱桃送到河北给自己的儿子,同时他还写了一首通俗的诗:“樱桃一笼子,半已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怀王是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周至是史朝义的王傅。史思明身边的人一致认为这首诗写的太好了,言无空物,一目了然,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有人还提出一条小小的建议,说是如果后面两句能够颠倒一下顺序,改成“一半与周至,一半与怀王”就更加完美了。史思明当场痛斥了手下人只讲写作技巧不顾政治影响的糊涂观念,他说:我的儿子怎么能位居周至的后面呢!
  王保定在《唐摭言》中谈到进士刘覃举办樱桃宴时写到。吃樱桃时要拌上糖酪,关于这种吃法,唐人传奇《昆仑奴》中有着进一步的描写。这篇传奇一开头就是崔公子奉父亲的嘱托到当朝一品大臣家去问安,大臣吩咐仆人端来樱桃款待崔公子。樱桃放在金制的小杯子里,吃以前先要“擘之”,擘是从中间剖开的意思,用羹匙也就是勺子把樱桃从中间剖开后剔去里面的核,白居易在和友人一起吃皇上赐给的樱桃时就是“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
  樱桃擘好之后要浇上奶酪进行拌合,和现代的茶艺是美女执壶一样,为崔公子擘樱桃拌奶酪的是大臣府中的女伎,名叫红绡。红绡将拌好的樱桃送到崔公子面前,面对着这位美如天仙的佳人,崔公子满脸通红心跳得像被击打的羯鼓,哪里还顾得上吃樱桃。红绡看到这种情景莞尔一笑,便手持小勺舀起金杯里的樱桃喂进了崔公子的口中,临分手前红绡还给崔公子留下一个哑迷:先是伸出三根手指然后转了三下手掌。有了这场艳遇,崔公子回到家中对红绡思念不已,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日里都在念诗:“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玉女动星眸”。亏的崔府中的仆人昆仑奴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飞檐走壁从一品大臣府中带出红绡,有情人终成眷属。据说这个一品大臣就是郭子仪郭令公。
  唐朝人还用樱桃来形容女子的口形,白居易的诗中说的是“樱桃樊素口”,李商隐形容歌女唱歌时的口形是“红绽樱桃含白雪”,白雪是指歌女的牙齿,有些像在作洁牙广告。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女子的口形和西方性感的口形大不相同,前者偏与内敛,后者放得很开。
  絮絮叨叨,挂一漏万,就此打住。
  2006.12.4
发表于 2006-12-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VIVI啊!这些不会是你原创的吧?是的话我要佩服死了:):)
发表于 2006-12-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皓</i> 于 2006-12-5 11:25 发表<br />
VIVI啊!这些不会是你原创的吧?是的话我要佩服死了:):)

VIVI标题上标明“猪头”的,意思就是“转贴”(ZT)
嘿嘿。
发表于 2006-12-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猪头”是“转贴”的意思,我还以为某人对自己的昵称呢:):)
发表于 2006-12-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印象害死人哪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皓</i> 于 2006-12-5 11:40 发表<br />
原来“猪头”是“转贴”的意思,我还以为某人对自己的昵称呢:):)
<br />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55555
我觉得自己面如银盆(注意,是盆还不是盘哦)已经是很难看了,你居然还火上浇油,可恶啊可恶
发表于 2006-12-5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觉得猪比较可爱而已,通常可爱的女生才被称为小猪的:):):)
面如银盆多好啊,像我这样面如炭盆才郁闷呢(还好投胎成了男的)…………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