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每天跑多长,完全要看自己想要干什么。
如果只是调整下身体,维持个健康的状态,我觉得每天半个小时左右的量应该差不多,强度以自己舒适的状态为宜,运动完后能出一身汗,同时又没有浑身酸痛的感觉就好。
如果是为了完成一些有强度的线路,那应该在上面的基础上,适当刺激下心肺功能,我们知道最大摄氧量对各种耐力型运动是有极大好处的,所以跑步的目标要以提高最大摄氧量为目标,通常时间上最好能达到1小时左右,强度要能刺激心肺功能和循环系统。每周有2-3次强度大点的,其他几天可以40多分钟以上的慢跑恢复。
如果是为了跑全马,那方式、跑量就因人而异了,因为流派的原因,有的人可能推荐每周百公里的跑量,有的人可能推荐6、70公里的跑量,有的人可能推荐50左右,都是训练理念上的差异。从我自身实践角度出发,周跑量8、90公里就能满足全马的需要,当然不是平均到每天,而是每天有不同的跑步量和强度,总之还是为了刺激身体,让身体有应激反应,去适应长时间和大强度的跑。
膝伤确实是运动的人比较头痛的问题,我也深受困扰。记得最早碰到膝伤是大学时期踢足球的年代,那是我第一次膝盖受伤。当时的情况是膝盖不能打弯,行走有困难,有肿胀情况。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清贫,养成了,有点小病小伤不去医院的习惯,就这样在家硬挺着。几天后就憋得受不了,心里念叨着:不能让伤病夺走我的运动。就这样拖着伤腿去操场跑步,慢跑,以轻微疼痛能忍受的程度。好像这样1-2个月,膝盖竟然慢慢的好了,又可以进行诸如快跑、踢球这样的运动了。但我觉得自己右膝外侧半月板上的韧带,始终是自己的短板。后来喜欢户外爬山,每年那里好像都要犯点毛病。去年又喜欢上马拉松,爬山能少点,膝盖部位没犯什么毛病。
我自身的情况感觉,适度锻炼膝盖部位要比完全静养要好,因为适度的刺激会让它强壮有力,这样当你进行不超过你训练强度的活动时,它就不可能犯毛病。否则的话,它就越来越虚弱,直至完全丧失能力。
这也只是我的自己的个人情况,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其实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有时伤病多了,自己能找到一些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