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33|回复: 43

一定要屏弃有动力装备么?-户外救援装备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单的讲.我是否陷入一个误区,救援装备是否可以选择有动力的装备?


有后援的的户外活动是否还是户外活动?

(库)沙漠遇难有感而发.

如果救援队伍的交通不是依靠人力和骆驼队?

我们暂且不考虑投资和运营,维持成本.

那么,沙滩摩托是否可以应用到救援?是否可以有沙地摩托后援队?


那么,步行机器人驮工是否可以应用到高海拔救援中?呵呵,夏尔巴会失业么?

[ 本帖最后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6-5 10: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沙滩摩托. 几千到几万元.

进口沙滩摩托,几万到几十万.

好象有的山地部队也在使用这东西.
1799_1146146986660.jpg
1801_1146146988380.jpg
发表于 2006-6-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过消防部队在用,好像是电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igo 于 2006-6-5 11:03 发表
我看到过消防部队在用,好像是电力的


我在甘肃见过,用在沙漠里载游客玩的.

油的.
发表于 2006-6-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只能算沙滩车
发表于 2006-6-5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如果每次活动都配备救援似乎是不可能的,友情救援是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出游者需要救援时,很多户外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救援,这个现象非常值得称道,是应该鼓励宣传的。但这个涉及一些问题,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救援队其专业程度高低不齐、救援设备不齐全、救援准备不充分、在救助过程中,救援队又出现危险........
我觉得救援目的是为了快速、安全地将被救助者救出险境,所以救援队的专业程度显得非常必要。在目前政府救援方面力量不够的情况下,我想了一种模式可以参考——有偿救援。这个模式是以民间或政府组织成一个地区救援队,救援队有固定人员和招募的有经验的自愿者,这个救援是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是器材和交通等基本消耗费用),活动者可以事先去登记并谈好救援费用,并付出一定的押金,这样救援队可以事先根据活动路线做好救援准备,一旦出现险情,可以迅速救援。当然,也可以救援没有登记的临时救援任务。
这个模式有几点好处,专业、有准备、快速行动........
但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涉及到法律问题
1、救援费用多少合适?
2、救援不及时是否要承担责任?

涉及到道德问题
3、突发救援时,是否必须去,这个涉及到道德问题。

详细的还没想太多,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发表于 2006-6-5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5 12:29 发表
涉及到法律问题
1、救援费用多少合适?
2、救援不及时是否要承担责任?

涉及到道德问题
3、突发救援时,是否必须去,这个涉及到道德问题。
...


我的观点:

这样的组织除非了政府的.又或者是半官方半民间的.如果是纯驴友自发组织的话.运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1、救援费用多少合适?

这个很难界定.消耗性费用如何计算..人员的报酬多少?这些都要取得政府的批准.否则就存在合不合法的问题.

2、救援不及时是否要承担责任?

这个要具体分析.涉及人为因素的话要.不可抗力因素的理应除外.

3、突发救援时,是否必须去,这个涉及到道德问题。

这已经是法律的问题.必须要去.因为事先已经收取订金.等同双方订立合同.不去就视为违约.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5 12:29 发表
我觉得如果每次活动都配备救援似乎是不可能的,友情救援是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出游者需要救援时,很多户外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救援,这个现象非常值得称道,是应该鼓励宣传的。但这个涉及一些问题,这些临时组织起来 ...



我个人觉得,这些不是咱们探讨的问题.咱们讨论没有意义.因为解决不了关键性的问题----钱.

这样的讨论也违背了这个版面的原则和我发起讨论的目的.


不过,相关这些我还是可以说几句的.

户外是一个产业,安全保障是行业中某些职业所必须的,和借以宣传的要点.

做的人不必担心,钱的办法也是能够解决.

举个例子,四川登协牵头,各家俱乐部合作的高山救援队已经在筹建和运做中.包括河南,新疆,上海等地方的类似组织也已经出现.

由各家俱乐部也在考虑这样的事情.


我们,所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也或许是商机,就是寻找到适合救援的装备.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山地救援会章程及筹备组名单

四川省山地救援会章程(征求意见稿)


  救援会的会名、会旗和会徽
  救援会的会名为:四川省山地救援会
  救援会的会旗:
  救援会的会徽:

  一、救援会的宗旨

  1、随着群众性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参与人群日趋增多,活动中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将不可避免。为使意外事件发生之后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救助,减少乃至避免遇险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特成立四川省山地救援会(以下简称救援会)。

  2、救援会是由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包含各种专业救护人员的公益性团队,在出现本章程规定的救援任务时,能够及时派出相应救援人员的救助组织。

  3、救援会将自主性地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专有装备和人员,对在户外运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援,并选择性地协助社会救助职能机构完成其它类似的救援行动。

  4、救援会是为群众性户外运动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支持和资助,并接受相关组织、团体的加入。救援会隶属于四川省登山协会独立的分支机构。

  二、救援会的组织

  1、救援会由山友自愿报名并经过培训考核。成员应包括以下类型的山友:具有责任心;熟悉四川山峰路线、野外生存经验丰富、领队经验丰富、医疗救护人员、通讯技术人员、热心山友。

  2、参队人员自愿报名。本人在报名时必须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3、救援会设正副队长,负责日常训练、救援召集、任务制定、现场指挥和后勤保障。队长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副职替补。救援会实行分组轮流值班制度。

  4、所有参加救援的队员,对救援事件及被救助者负有保守秘密的义务。

  5、救援会及其救援行为纯属自发、自愿,并非义务。救援会接受四川省登山协会的领导,并有权拒绝错误、非专业、超出救助能力的指挥指令。

  三、救援基金的筹集和使用

  1、救援资金的募集

  户外运动救援会接受社会各界、企业团体、人士的资助,并接收山友的捐助,设立一个基金会和专门帐户对资金进行管理。

  2、救援基金的使用

  在发生救援行为时候,当不能及时得到被救援方的必要的救援费用时,救援会启用救援基金进行救援。

  户外运动救援会救援结束后,应对救援行动本身的开支进行核算,并所接受被救援人或组织给付的全额经济补偿;救援会不接收超过救援活动开支数额的经济补偿。除非作为救援基金的捐款。

  若救援行动需支付队员自身费用以外的特殊费用(如设备装备的租借费、车船费、门票、向导费等),而被救助人拒付该项费用的,救援会保留追偿权。所得经济补偿款,首先用于弥补本次救援行动实际开支,剩余充入救援基金。

  救援行为纯属个人自愿,救援会员不接收事后的个人补助。

  救援行动结束后必须在网上公布该次行动的全部收支情况。

  四、救援程序

  1、救援程序包括:申请救援――启动救援――实施救援――财务结算――事后公告

  1)、申请救援:当救援会获得救援请求,或判断需要投入救援时候,启动救援机制。
  2)、启动救援:及时召集救援会值班队员参与救援工作。
  3)、实施救援:赶往救援地点,实施救援
  4)、财务结算:进行财务结算,并公告
  5)、事后公告:、救援行动结束后,由救援会发布相关公告。

  2、求救援的人员(或亲属、朋友、同事)自愿决定是否通知公安部门报警,自愿决定是否通知120急救中心或者红十字会参与救援。

  五、救援通讯联络

  1、为保证救援工作,应建立救援通讯体系,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
  2、应在成都市区内建立救援通讯大本营,并建立电台中继站,设定值班人员
  3、户外活动中,所有对讲机应调设到指定频率
  4、救援会中的值班队员,应确保在值班周期内,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开机。
  5、与通讯服务机构建立联络机制,以获得手机定位功能的支持。

  六、救援医疗

  1、为保证救援工作,应建立救援医疗体系,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材
  2、鼓励山友填写户外救援服务卡,登记必要的救援信息,并建立数据库
  3、救援会值班队员中的医疗人员,应确保在值班周期内,通讯工具保持24小时开机。
  4、与120或者其它医疗单位建立联络机制,以便在需要的事后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机构的支持。
  5、定期对救援人员进行医疗急救常识的培训

  七、救援工作的协调指挥和后勤保障

  1、救援会应选择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户外机构设立救援基地,当发生救援行为时,救援基地承担救援指挥中心的任务。
  2、救援会的救援物资、医疗器械等委托救援基地代为储藏,并保证在必要时随时使用。
  3、救援基地在救援期间,应确保有人值班或为救援会人员值班创造便利条件。
  4、救援会委托救援基地负责保管山友救援服务卡并提供检索服务。救援基地负责登记户外活动信息并在救援时提供给救援会。
  5、鼓励户外爱好者填写户外救援服务卡,鼓励户外爱好者在进行户外活动前,将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等信息送交救援会进行备案。

  四川省山地救援会筹备组名单

  组长:王华山 四川省登山协会

  成员:高敏  四川省登山协会
     马一桦 刃脊探险
     曾信  三奥协作队
     吴晓江 生存者户外
     刘小府 新东方国旅特种部
     蒋峻  四川青年登山队 
     刘鹰  贝森户外

  请大家多多提出修改的建议吧。谢谢! 有修改的提议可发邮件到sma@tfol.com
  四川省登山协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e 于 2006-6-5 11:43 发表
这个只能算沙滩车







请参考 2005年09月。“建设四轮ATV摩托车穿越滕格里,挑战吉尼斯”活动

  参加活动的5名车手经过两天一夜,分别驾驶两辆两轮摩托车和三辆建设250ATV四轮摩托车于2005年8月22日凌晨从银川出发,途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通古淖尔进入腾格里沙漠,经天鹅湖、骆驼湖、扎格图、阿迪索格、黑盐湖、嘉尔嘎勒赛汉镇(栾井滩)等地,于24日安全返回银川。全程500多公里,其中沙漠路段近200公里。
发表于 2006-6-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活动有无后援并不是区分真假户外的标志,玩嘛,爱咋地咋地,纯属个人爱好
救援就更无所谓了,最好的能救人的方式就是好方式
发表于 2006-6-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6-5 13:22 发表



我个人觉得,这些不是咱们探讨的问题.咱们讨论没有意义.因为解决不了关键性的问题----钱.

这样的讨论也违背了这个版面的原则和我发起讨论的目的.


不过,相关这些我还是可以说几句的.

户 ...

呵呵,我是有点跑题了,其实我也是希望能有个有效的救援措施,目的是相同的,抱歉:)
车辆救援在比较平坦地形是相对安全、快捷、有效的救援设备,但在山区就很不适合了。除了越野车辆,我觉得双人有动力滑翔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救援设备,这种滑翔伞可以乘坐2人,飞行速度快,在平地可以起飞,在平坦的地区,可以搭载伤员飞行,(如果伤员不能行动,会有一定难度和风险,但总比耽误抢救时间、伤员失去生命值得。)在山区,如果有草甸等较平坦的地面或斜坡,也可以起飞、降落。
这种动力伞由于有动力装置,对气天气适应能力比较强,可以超低空飞行,最适合大面积搜寻伤员,在地形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如沙漠、草原、高山草甸.....),可以直接救护伤员。如果条件不容许(没有可降落地点、天气情况不适合.......),可以直接报告伤员所在位置,地面救护人员可以快速确定方位,及时救护。
另外,这种动力滑翔伞比起直升飞机价格低、救援成本低、可以超低空飞行、飞行速度适合搜寻地面目标、易维护......最关键的是容易搞到,想请动直升飞机?那可是相当地难啊!
宗上说诉,动力滑翔伞有直升飞机的优点,也有直升飞机没有的优点,只要运用的好,我个人觉得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救援设备!
一种设想,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5 18:24 编辑 ]
beetlepic5.jpg
beetlepic6.jpg
freshbreeze1.jpg
OrbiterXP1.jpg
发表于 2006-6-5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跟一些滑翔伞俱乐部咨询,他们认为在理想的条件下——风力3级以内,地面适合起飞降落,飞行员非常优秀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国内目前没有先例,他们也咨询了一个老外,老外不赞成这种方法,估计国外用直升飞机很方便吧~~~~我猜。
这个设想毕竟没有先例,是否可行尚不清楚,仅当一种模式供大家讨论。
发表于 2006-6-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5 18:22 发表
刚才跟一些滑翔伞俱乐部咨询,他们认为在理想的条件下——风力3级以内,地面适合起飞降落,飞行员非常优秀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国内目前没有先例,他们也咨询了一个老外,老外不赞成这种方法,估计国外用 ...

晚上就不好说了,把飞伞的也搭进去。
其实直升飞机才是王道,问题是在中国..............
发表于 2006-6-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为装备狂 于 2006-6-5 20:43 发表

晚上就不好说了,把飞伞的也搭进去。
其实直升飞机才是王道,问题是在中国..............

晚上就不用滑翔伞了呗,单一一种救援设备不可能满足所有条件,要因地制宜,灵活综合地运用救援设备,直升飞机晚上也危险~~~

[ 本帖最后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5 22:42 编辑 ]
发表于 2006-6-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的装备用于救援是天经地义的事,没听说有什么不行的.

沃尔沃环球挑战赛出事的时候还直接请澳大利亚海军救援.连驱逐舰都用上了.

其实制约救援手段的在中国就是两条:制度和资金

资金就不用说了,库)沙漠救援队伍的交通工具就可以看做是个简单的资金问题

制度上也有瓶颈,简单的例子就是无线电管制和空中管制

民间自行组织的救援队恐怕很难有大的用处,从上面那个救援会章程就可以看出一二
发表于 2006-6-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6-5 22:43 发表
动力的装备用于救援是天经地义的事,没听说有什么不行的.

沃尔沃环球挑战赛出事的时候还直接请澳大利亚海军救援.连驱逐舰都用上了.

其实制约救援手段的在中国就是两条:制度和资金

资金就不用说了,库)沙漠 ...

中国对民间已经开放低空了吧?但是,如果是军事禁区就会麻烦,这个需要和当地驻军协商~~~
发表于 2006-6-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放是很有限度的,开放并不意味这你不用申报
这个说起来可麻烦了
军事禁区都保密,也没人知道会不会闯入,因为根本不知道哪写地方事
其实现在玩滑翔伞的多数是在固定的一些地方玩.
由俱乐部协调
发表于 2006-6-5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xmatc.com/atcdata/search.asp?s_type=5&keyword=16
这个联结里有很多法轨,你自己慢慢看
发表于 2006-6-6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6-5 23:45 发表
http://www.xmatc.com/atcdata/search.asp?s_type=5&keyword=16
这个联结里有很多法轨,你自己慢慢看

恩,看来低空还没有开放,需要有审批,这时间就来不及了~~~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