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梧桐的灰烬

一定要屏弃有动力装备么?-户外救援装备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6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已经说了.救援最直接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动用直升机.但是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下.困难重重.

1.空中管制非常严格.就算是私人飞机起飞.也要事先申请.层层报批.规定了时间.高度.空域(航线)等等.临时起飞进行救援几乎是不可能的.

2.地方政府有时也无能为力.因为空权属于军队管.请求军队出动飞机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政府请求军区.军区再上报..层层审批.不象香港的飞行服务队.想出动就出动.
发表于 2006-6-6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说,我对动力伞有兴趣不是一两天了.
开放低空的说法我也听说过.
后来找朋友去问无论航总局还是空军都没听说过.即使有也肯定不是针对载人航空器的(有的航模可以)
有的买伞的俱乐部说由于动力伞不属于固定翼或旋翼机因此不受管制.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你也看了法规,里面用的都是航空器飞行器之类的字眼,严格来说很多大的航模也在管制之列
审批的程序惊人的麻烦
必须提交飞行计划,详细说明
由当地民航部门转总局,再由总局转空军.再由空军转其他地方(各自附上意见,其实这类申报根本没人往上转,谁去找这麻烦呢?)
记得山东有次海难,死了很多人.
有记者质疑为啥不派直升机的时候.
海事局的人就说了:直升机我们有,但无权起飞,要批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6-6 01:23 编辑 ]
发表于 2006-6-6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6 00:58 发表

恩,看来低空还没有开放,需要有审批,这时间就来不及了~~~哎




在中国大陆.是没有开放空域这一说法.也都没有什么理由军队会开放低空领域给民用.起码短期内不会实现.不管低空还是高空(估计一般人也上不去).现在唯一的理由就是要发展私人飞机行业.但这可能吗?
发表于 2006-6-6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6 00:58 发表

恩,看来低空还没有开放,需要有审批,这时间就来不及了~~~哎



  何止是不开放,简直是*******(省略若干字)
  但是俺有一个也许有用的土办法,如果大家出事,一定要说有外国人在场(最好是有美国人英国人之类的)这样救援的速度会比较快,装备档次也比较容易上得去

ps:朝廷的空域管理制度跟大鼻子洋人有着根本的根源性差异一个是没有理由不能飞一个是没有不能飞的理由不能不让飞当然这个也跟天朝的立法思想有深刻联系有好事者如我正在蕴酿搞一个帖子分析一二句子实在太长了嘿嘿就是想让你小样看了难受看了不爽
     看懂俺上面那个句子了,基本上就明白朝廷的意思了:没别的就是不想让你懂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楼上的几位.

都知道直升机或者空中救援目前难以实现了,那么为什么就不考虑一下其他途径呢?

别想天空了.着眼于地面吧.

救援实际上应该存在若干个阶段.

1 事故的报告与讯息传递

2 救援人员与装备募集

2.5现场救护与受伤人员状况甄别

3 搜索求救人员,派出队伍进接近求救人员

4 现场救护和危险地带脱离

5 受伤人员后送.

其中
3 搜索求救人员,派出队伍进接近求救人员

4 现场救护和危险地带脱离

5 受伤人员后送.

都是动力装备有用武之地的地方

由GPS引导,带有数字通讯设备,带有照相,摄像设备的航空模型和控制基站(这东西赶上无人机水平了)

人工携带的轻型救护系统和负载系统(担架).如何减少人力消耗,保证安全,便于通过危险地带的.

畜用装备,可以安装到马,骡子上的担架,以及驮袋.

步行机器人(呵呵.有难度)

可以行走在山路中的小型车辆.可以负载担架的摩托车.

农用机动三轮车用担架

越野车用担架,等等,等等.



当然了,搜索救援用动力伞也可以考虑.
发表于 2006-6-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的灰烬 于 2006-6-8 16:54 发表
拍楼上的几位.

都知道直升机或者空中救援目前难以实现了,那么为什么就不考虑一下其他途径呢?

别想天空了.着眼于地面吧.

救援实际上应该存在若干个阶段.

1 事故的报告与讯息传递

2 救援人 ...

其实也不用拍,其实户外救援有些基本上都能等同于战场上的战伤救护了。
罗嗦一大堆,部队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东西,更别说地方上了。
发表于 2006-6-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過聽說,國內民間是沒有地型圖的(好像是因為軍事理由),沒有精準地圖的救援,難度提升不少,坦白說,小弟覺得首先救援人員要有一定的訓練(大家都不希望未救到人的救援人員先被人救),這點可以學習港(民安隊)、台(民間的自發組織)的做法
发表于 2006-6-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國內有一網站,有網友提出攪救援名單,小弟覺得十分有意義,於是小弟主動提出恊助(小弟受過少少的攀山、輕型搶救訓練和有一些有關筆記、資料),不過回覆的結果是,網友表示救援名單是一個鬆散的名單,大家都覺得不需要訓練和學習,當時感覺十分無奈
发表于 2006-6-8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形图其实倒可以搞到

有县团级以上单位的介绍信就能买。相信Gearer里这么多人,搞几张地形图不是什么难事。
抛开空中救援(这个目前不现实)
地面救援的费用问题和责任问题就上升到首位了
费用谁出?救出来了不掏钱怎么办?救援过程中出现意外怎么办?救援过程中被救人死亡怎么办?
发表于 2006-6-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山马贼 于 2006-6-8 18:46 发表
有县团级以上单位的介绍信就能买。相信Gearer里这么多人,搞几张地形图不是什么难事。
抛开空中救援(这个目前不现实)
地面救援的费用问题和责任问题就上升到首位了
费用谁出?救出来了不掏钱怎么办?救援过程 ...


可以考慮由戶外用品店代收,出外玩的時候,可在戶外用品店交每人(例如)十元的救援基金費,留下路線,方便救援,而救援人員是自願的(可利用救援基金替救援人員購買行動時的保險),救援人員受過一定的攀山搶救訓練(國外也有很多的救援人員是自願的),減少發生意外的機會,而救援过程中被救人死亡的問題,基本原則和急救的免責原則一樣(學過急救的兄弟就知道)

[ 本帖最后由 小伙子 于 2006-6-8 19:02 编辑 ]
发表于 2006-6-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出来了不掏钱的問題,我想考慮被救者的經濟能力,由被救者負擔一定的百分比,其他可以向各大戶外用品店和品牌請求支助(有救援保障和搶救的戶外活動對用品店和廠商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有救援,玩的人自然安心和人數增加)
发表于 2006-6-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6-5 12:29 发表
我觉得如果每次活动都配备救援似乎是不可能的,友情救援是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出游者需要救援时,很多户外爱好者自发地组织救援,这个现象非常值得称道,是应该鼓励宣传的。但这个涉及一些问题,这些临时组织起来 ...



挺认同你的说法
发表于 2006-6-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鹰记,很多想法是好的,但国内的情况可能要复杂的多,在缺乏整体完善机制的前提下,这些步骤和措施可能就更难实施了。
国内户外行业目前基本出处于你死我活、老死不相往来的恶性竞争中,缺乏互信与合作精神,由他们牵头不大可能。
费用上由商家出更不可能,国家的医疗体系比这个系统完善多了,但都解决不了看病不给钱、以及没钱看着你死的社会矛盾中。
发表于 2006-6-9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6-8 21:37 发表
鹰记,很多想法是好的,但国内的情况可能要复杂的多,在缺乏整体完善机制的前提下,这些步骤和措施可能就更难实施了。
国内户外行业目前基本出处于你死我活、老死不相往来的恶性竞争中,缺乏互信与合作精神,由他 ...


你叫我鷹記,我叫你老竹吧

理想和現實永遠都有一段不少的距離,不過有一些事是可以做的,例如大家自己多學習一些急救、輕型攀山搶救技術等都是簡單、容易和可行的,是不是,卻行千里,始於足下,如果論壇中有兄弟有興趣,小弟可以上載一些資料和筆記

小弟有一次過關的時候,看見前頭有人倒下,小弟上前,作簡單檢查時,叫身邊的友人找人幫助,後來出現了一位身穿白色醫生袍的男子(好像是關口衛生驗查員),結果他將我替傷者所作的復原臥式移除,開頭我估計白袍男子是否作其他行動(當時我估計他是醫生),結果是他把傷者平臥在地上(傷者不省人事的時候,平臥地上,傷者的舌頭是有機會後滑,阻塞氣道),我向男子提出疑問,他表示不懂急救,不省人事,自然是平臥地上,我馬上把傷者回復復原臥式,結果7至8分鐘後,真正的醫護人員到場,我估計如果當時不是作出復原臥式,後果可大可小

小弟說出來,不是表示自己如可英明神武........(下刪一百字),小弟是想說,戶外活動,急救的意識、常識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戶外地方是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发表于 2006-6-9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鹰记,如果你有培训时的资料,不妨放上来,有心者自然会从中学习。
发表于 2006-6-9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6-9 01:39 发表
鹰记,如果你有培训时的资料,不妨放上来,有心者自然会从中学习。

是啊是啊~想看
发表于 2006-6-9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無問題
发表于 2006-6-9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伙子,他们为什么叫你鹰记?
发表于 2006-6-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伙子 于 2006-6-8 18:59 发表


可以考慮由戶外用品店代收,出外玩的時候,可在戶外用品店交每人(例如)十元的救援基金費,留下路線,方便救援,而救援人員是自願的(可利用救援基金替救援人員購買行動時的保險),救援人員受過一定的攀山搶救訓 ...

唉,别说10块钱,老实说,不少人宁肯FB花钱,也不愿意出这个10元钱。你信不信
发表于 2006-6-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
关键是谁也不相信这钱真的能用到救援基金上去,户外店自己也不愿意操作,吃力不讨好的事谁愿意去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