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GRAYKNIGHT

创新还是鸡肋——天石的新概念睡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00:32 发表
大家都没见过实物.
不用急着表态吧.
如果厂家考虑的够周全的话,很多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希望厂方可以提供不同厚度的可换内胆,这似乎只是在底部加条拉链的事.
最好不要设定成固定温标的那种.但厂家很可能这么 ...



可以更换内胆的话,跟bivy+睡袋有社么不一样,还增加了拉链
发表于 2006-7-3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e 于 2006-7-30 13:21 发表



可以更换内胆的话,跟bivy+睡袋有社么不一样,还增加了拉链

没啥不一样.但是我可以一次过把两件东西收拾好,装进一个小包里.
用的时候也是一次铺设就可以使用了.
费事麻烦
我想bivy+睡袋还是要分两个小包装的.而且铺设的时候也是分两次的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3:39 编辑 ]
发表于 2006-7-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YKNIGHT 于 2006-7-30 13:14 发表
我对天石的创新思想没有意见,但质疑的是能否达到所设想的性能以及尴尬的市场定位,如果真能防雨,那么内部的结露问题是否就被设计人员给“忘记了”,目前市场上最好的防水透气材料无论GTX/EVENT/SYMPATEX都没有拿 ...

这是两回事.国内最有野外经验的人员设计的东西都很差,你看看解放军的装备就知道了.他们算经验丰富了不?
至于这拉链的成本重量我没仔细算过
成本连料带工应该在5块钱左右
总量嘛,大概是10克左右
不过你提到了收纳,我觉得对条拉链而言不是问题
或许你没理解我说的拉链的装法.
等产品问世再看吧
说不定可以DIY下,卡卡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3:38 编辑 ]
发表于 2006-7-3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水透气材料无论GTX/EVENT/SYMPATEX能否拿来做睡袋?我不感肯定
不过就透气而言,如果这些材料确实达到声称的水平的话,按常识应该还是可以的.
否则GTX/EVENT/SYMPATEX做的冲锋衣还有什么用呢?
总不能说,运动时的排汗量比睡觉的时候还大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条睡袋全长的拉练重量不是10克,而至少在80克以上,你去称称就知道了,如果是组合内胆的话那么得至少是两条~~很多衣服和睡袋都是半拉练,就是这个原因。

PLA的军品设计师很多连闭门造车的厂商设计人员都不如,做出来的东西和市面上的户外产品不具可比性,因为那是完全没有竞争的领域,调拨价也高的吓人~~~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6-7-30 13: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3:49 发表
防水透气材料无论GTX/EVENT/SYMPATEX能否拿来做睡袋?我不感肯定
不过就透气而言,如果这些材料确实达到声称的水平的话,按常识应该还是可以的.
否则GTX/EVENT/SYMPATEX做的冲锋衣还有什么用呢?
总不能说,运动时的 ...


GTX/EVENT/SYMPATEX在低温下的透气性能还没有强到能在当睡袋皮使用时内外温差大而内部不结露的境界,这对于羽绒睡袋是致命的,即使是棉睡袋,多日使用积累下来的内部水气也是够受的。天石的羽绒衣居然还有用PU材料防水的,不知道设计师是真不知道还是不动脑子
发表于 2006-7-3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YKNIGHT 于 2006-7-30 13:54 发表
这样一条睡袋全长的拉练重量不是10克,而至少在80克以上,你去称称就知道了,如果是组合内胆的话那么得至少是两条~~很多衣服和睡袋都是半拉练,就是这个原因。

PLA的军品设计师很多连闭门造车的厂商设计人员都 ...

我说了,你没理解我说的拉链的安置方式
根本用不着全长的拉链
只要底部有点连接就够了,10CM足够.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还是比BIVY+睡袋多了个拉练了,BIVY+睡袋同样也可以一起打包,或者说这个拉练也是多余,装拉练的意义在哪里,睡袋装在BIVY里由于空间有限一样不会跑
发表于 2006-7-3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AYKNIGHT 于 2006-7-30 14:08 发表


GTX/EVENT/SYMPATEX在低温下的透气性能还没有强到能在当睡袋皮使用时内外温差大而内部不结露的境界,这对于羽绒睡袋是致命的,即使是棉睡袋,多日使用积累下来的内部水气也是够受的。天石的羽绒衣居然还有用P ...

就这点而言现在任何材料都没有达到你的要求.
无论是睡袋皮还是帐篷皮
这是不是在某个产品上求全责备呢?
似乎消除多日使用积累的内部水气的问题
只有一个办法:啥也别用.也就没问题了
但人的问题就来了
PU防水和GTX防水怕也就是个材料成本的差异吧
发表于 2006-7-3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装拉练的意义在哪里?
在于,早上起来的时候
我抓着外部的底边,抖几下,里面的睡袋就展开和平整了,和外层基本顺向,不会绞做一团.
便于折叠和收纳
铺设的时候也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4:19 发表

就这点而言现在任何材料都没有达到你的要求.
无论是睡袋皮还是帐篷皮
这是不是在某个产品上求全责备呢?
似乎消除多日使用积累的内部水气的问题
只有一个办法:啥也别用.也就没问题了
但人的问题就来了
PU防 ...


所以问题就来了,天石如何能在现有的材料下达到既防雨又不结露,或者干脆是个噱头~~~~~
发表于 2006-7-30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纯是噱头
不过你看乌鸭那个BIVY的介绍里
你会发现,按你的要求标准的话,更是大噱头.起码大部分产品是的.
不但是噱头而且是很贵的噱头哦
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816&highlight=BIVY
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1455&highlight=BIVY
其中很多款的BIVY恐怕也没怎么考虑结露的问题吧.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4:3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4:32 发表
可能纯是噱头
不过你看乌鸭那个BIVY的介绍里
你会发现,按你的要求标准的话,更是大噱头.起码大部分产品是的.
不但是噱头而且是很贵的噱头哦
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816&highlight=BIVY ...


乌鸦的连接里全是在讨论单纯的BIVY,和睡袋结合使用时,即使内部有结露,也会被睡袋的防泼水层阻挡,何况睡袋和BIVY之间有空气层有助于水气流通,而天石简单的将两者合二为一,两层变一层,效果能一样吗?
发表于 2006-7-30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睡袋和BIVY之间有空气层有助于水气流通
这就意味着需要支撑物了对吗?很多有支撑物的可能确实有这功能
到第能发挥多少昨用就难说了,重量上的差别怕更大吧

两层变一层有多大坏处呢?
你考虑两点就行,
紧贴的两层布的温差有多少.
如果内层的布和外层等温.那么结露就是在内层了,对不对?
事实上用帐篷的话,睡袋里面也会有水气,对吗?
除非能确保内外两层布之间有很大的温差,
才有可能防止结露吧?
而且还有一定的温度限制
再考虑一下,
睡袋中心的温度和睡袋皮的温度有多大的差距?
如果睡袋中心的温度是100度,却保水都可以蒸发,而睡袋皮的温度是99度.那么睡袋皮还是会结露的
呵呵,不知道你明白不
我先得走了,有空再聊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4: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4:57 发表
睡袋和BIVY之间有空气层有助于水气流通
这就意味着需要支撑物了对吗?很多有支撑物的可能确实有这功能
到第能发挥多少昨用就难说了,重量上的差别怕更大吧

两层变一层有多大坏处呢?
你考虑两点就行,
紧贴的两 ...


结露的关键是水气排出的效率也就是透气性而不是温差,因此没有一家高端睡袋厂在实践的基础上傻到把GORE-TEX直接做成睡袋,因此GORE才费尽心机搞个Dryloft出来用在睡袋与羽绒服上。

另外纸上谈兵没有用,你找个寒冷的天气里试用下露营袋,早晨起来摸摸内壁就明白了,建议天石的设计人员也去睡一睡

[ 本帖最后由 GRAYKNIGHT 于 2006-7-30 20:08 编辑 ]
发表于 2006-7-3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0 13:49 发表
防水透气材料无论GTX/EVENT/SYMPATEX能否拿来做睡袋?我不感肯定
不过就透气而言,如果这些材料确实达到声称的水平的话,按常识应该还是可以的.
否则GTX/EVENT/SYMPATEX做的冲锋衣还有什么用呢?
总不能说,运动时的 ...


一个是皮肤呼吸,一个是人体口腔呼吸系统的呼吸,这个量差的太远了。
大部分这些防水透气材料的透气水平只能勉强满足皮肤呼吸的要求,用于呼吸系统是很痛苦的。
我有朋友,多年前自己设计自己做了一个GTX的帐篷,在寒冷的地方用一个晚上,起来时整个帐篷已经硬了,冻成一个坚硬的冰壳。
发表于 2006-7-31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30 16:15 发表


一个是皮肤呼吸,一个是人体口腔呼吸系统的呼吸,这个量差的太远了。
大部分这些防水透气材料的透气水平只能勉强满足皮肤呼吸的要求,用于呼吸系统是很痛苦的。
我有朋友,多年前自己设计自己做了一个GTX的 ...

我想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加一把伞就可以解决呢?完全可以解决这呼吸的问题了是吗?
甚至是加一块布就可以解决,对吗?
支撑物可以用背包或三脚架,
如果没带任何可以挡雨的东西,嗯冲锋衣可不可以?一个塑料袋总会有吧?附近能否找到点遮挡?一点就行哦
当然,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也只好拉上拉链了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1 02:34 编辑 ]
发表于 2006-7-31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7-31 02:26 发表

我想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加一把伞就可以解决呢?完全可以解决这呼吸的问题了是吗?
甚至是加一块布就可以解决,对吗?
支撑物可以用背包或三脚架,
如果没带任何可以挡雨的东西,嗯冲锋衣可不可以?一个塑料袋总会 ...


如果是这样解决,那就还是BIVY加TARP的组合,已经不是基于这款产品的讨论了。
可以到这个范围,相信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法甚至抛弃BIVY。
从布料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所以靠所谓透气材料解决这样问题是不太实用的,既然再借助其他的手段补强,那就没必要再用它们了。
发表于 2006-7-3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骑士的题目有点偏颇.

这个投票是否恰当.

如果将选项改成, 优秀的设计,还是鸡肋是否更好些?


我个人认为,无论产品性能如何,这都是创新。
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承受失败。所以,请多对[B]中国制造[/B]宽容一些。让他们成长成为[B]中国创造[/B]
发表于 2006-7-3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reamerz 于 2006-7-29 20:47 发表
如果说天石是慎重的,那我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东西是用来做市场的,体现自身的研发、创新形象,让更多消费者接受。说实话,这样的东西在国内实在难得卖几条。


简单说吧,这东西我见过,从个人角度讲,他应该更是一种技术验证产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