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alicewong444

对北川中学坍塌问题感兴趣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起码茅老已经否认自己是文章的作者.这个论据可以去掉了.
发表于 2008-5-21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豆腐渣是有,但也不全是
最理想的同样规范,同样质量下,校舍和办公楼相比结构不利、跨度又大、窗户又多,垮塌的多,那真是毫不奇怪。
修改规范是必要的。

这是建筑业外行,站在地上不攀岩的个人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了那么多的报导,貌似外国的学校,建筑标准都比较高啊。

希望小学按最低标准建设我是知道的,磨房捐资建的磨房小学,所用费用就很低。相信也不是什么好的建筑,不过如果只是木板房,那是否就不会那么容易砸死人呢?

05年去怒江的时候,一间由香港明报捐资的“明天小学”的老师告诉我,当地在实行一种集中办学,让山里的孩子集中读书,像“明天小学”那样的小规模学校有可能要被兼并。如果兼并,可能就会有一些学生因为路远而辍学。后来听说暂时没有被兼并。
像“明天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学校建筑大概不用很高的建筑标准吧。
但此次地震中很多是些规模大的学校,这个不应该按低标准来建设吧。

政府真应该调查总结!

有人说教室大,通风好光线好,自然抗震就差。如果这是一个原因,那能不能把50-60人的一个班变成两个班,那教室还要那么大吗?
很多时候看日剧,我很奇怪,为什么人家一个班那么少人?记忆中貌似是5行6列还是4行8列的感觉,大概就30人一个班。他们的教室多是中间一条走廊,两边是教室。现在想起来,大概也和抗震有关吧。
发表于 2008-5-2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能不能把50-60人的一个班变成两个班,那教室还要那么大吗?

没有那么多老师……

说起怒江我心里挺难过的,五里旁边的那个峡谷里边有个村子叫做碧旺,那里也有一个小学校,只有2个年级,后来也是这种类似“兼并”,他们那个村子的学校就没有老师了,小孩上学就要走到秋那桶村公所去上课,因为山路很艰险,有些家里怕孩子来回不安全,也就辍学了,有村民问我能不能帮忙,面对他们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很无力
发表于 2008-5-2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5-21 23:43 发表<br />
最近看了那么多的报导,貌似外国的学校,建筑标准都比较高啊。<br />
<br />
希望小学按最低标准建设我是知道的,磨房捐资建的磨房小学,所用费用就很低。相信也不是什么好的建筑,不过如果只是木板房,那是否就不会那么容 ...
<br />

每个小孩都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孩子,也不仅仅是四川的孩子,上海的孩子。而是中国的孩子,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孩子。如果我们本着这种思想,那么就不会是教育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
重看很早的片子《阿信》,那时的阿信接受了一小段时间的教育,因为那个东家认为阿信不仅仅是自己的工人,而更是日本的孩子。
美国对即使是非法移民的孩子,也让他们在自己学校接受义务阶段的教育。因为这是全人类的孩子。
而我们呢,对非本省市的,甚至是非本区的,都要有那么多的限制政策。
我估计某些人又要说那是人家富裕,我们贫穷。阿信时候的日本比我们现在穷多了,二战后的日本比我们当时也要穷。日本的崛起并不是我们宣传的那样,靠了朝鲜战争。我觉得,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一定要 以此为契机,加强教育的建设。如果还是以前的“再富不能富教育,再穷不能穷政府”,那么即使上帝跟我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也不相信。
教育上的一点点投资都比我们造了一批厂房,一批公路更有价值。

也许离题万里,如有不合适,请删。
发表于 2008-5-2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有小群体团结、大群体内斗的属性,希望今年能有所改变,至少观念上也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彩云指南</i> 于 2008-5-21 23:52 发表<br />
那能不能把50-60人的一个班变成两个班,那教室还要那么大吗?<br />
<br />
没有那么多老师……<br />
<br />
说起怒江我心里挺难过的,五里旁边的那个峡谷里边有个村子叫做碧旺,那里也有一个小学校,只有2个年级,后来也是这种类似 ...
<br />


没有那么多老师?根源在哪里?老师待遇差!

提高老师待遇啊,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才入职的新老师,给人家一点希望嘛~
发表于 2008-5-2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5-22 22:55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br />
没有那么多老师?根源在哪里?老师待遇差!<br />
<br />
提高老师待遇啊,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才入职的新老师,给人家一点希望嘛~
<br />
好主意,不过谁出钱?谁先把欠的工资都补上?
发表于 2008-5-2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这个也不是一句待遇差就说的清的,在那种地方,就算给你不错(跟政府一样)的待遇,除非你在那里安家了,愿意在那里长期干下去的人也不会有几个,条件真的很艰苦。

不说这个了,说起来我心里边又觉得堵的很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那时很愿意帮助当地老师,因为他们一般是不会走的。支教的一定会走的。
发表于 2008-5-2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5-22 22:55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br />
没有那么多老师?根源在哪里?老师待遇差!<br />
<br />
提高老师待遇啊,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才入职的新老师,给人家一点希望嘛~
<br />
基本没可能,能做到不拖欠就不得了了
至于支教的人流失是很快的
城市的生活好些,这些人到山区很难适应
除非适应力强的人,要不很快顶不住了。
就算是在户外坛,又又多少人愿意和一直烟那长的蚊子朝夕相处捏?
熬住的光荣,熬不下去的也没啥丢人的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8-5-24 12:30 编辑 ]
发表于 2008-5-3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四川省教育厅对倒塌校舍做的初步调查和评估

一、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
二、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
三、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四、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
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著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
发表于 2008-6-1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员兼裁判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zhujie1225</i> 于 2008-5-31 14:38 发表<br />
一、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br />
二、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br />
三、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 ...
<br />


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草草的就下定论啊
发表于 2008-6-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期南方周末有详尽的报道

发表于 2008-6-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著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

做为一名注册结构工程师,我不得不说:学校建筑的先天性缺陷远远小于CCTV新办公大楼的先天性缺陷。而我们在初步设计设计的时候,被
CCTV的领导教育:我们有的是钱,往死里花。
其实,根本不能怨外国设计师设计了一些花里胡梢的东西来中国建造,问题的根子绝对在于我们自己。全世界的都有学校,都是一个教室内有很多人,都是教室+走廊的安排。
可怕的不是出了问题,而是出了问题不承认,更可怕的是决不改进并美其名曰“中国特色”。
如果我们这次饶恕掩盖我们的错误,那我们的孩子还要承受这种灾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次一定要追查到底!
即使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象上帝看不到中国男足夺冠一样。
但我心里还是想:不要看我们的优点,让我们只看自己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东西。因为优点都是应该的,也是我们这个民族除了为世界贡献袜子和衣服还应该贡献更多的东西。
发表于 2008-6-2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licewong444</i> 于 2008-6-2 10:11 发表<br />
&lt;br /&gt;<br />
<br />
<br />
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草草的就下定论啊
<br />
嘿嘿,担心信息管理中心关闭网站,现在开始强调主旋律了。
发表于 2008-6-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要命的小方</i> 于 2008-6-2 12:05 发表<br />
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著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br />
<br />
做为一名注册结构工程师,我不得不说:学校建筑的先天性缺陷远远小于CCTV新办公大楼的先天性缺陷。而我们在初步设计设计的时候,被<br />
CCTV的领导 ...
<br />
但是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学校在外国可是不多的,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全校学生有2000多人,当时有个日本的县的知事来我们学校参观,学校领导请他上台讲话,原话我不记得了,反正那个意思是,我们的学校很大,人数跟他县里的居民几乎一样多。
发表于 2008-6-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国情,一时难以改变,就目前比四川这边差的地方还是很多。
发表于 2008-6-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搞结构的人出来说话了。
教室“先天强度不良”的“科学理论”无非是跨度比一般民居什么的大一点,可厂房什么的不都是大跨大梁间距嘛。这时候说教室设计不利于结构强度,当初怎么不说大剧院大裤衩保证结构强度难度更大。
网上有一组极端例子照片,倒塌的教室残骸上,看不到墙、柱结构基础情况,砖墙好像是直接在硬化地面上摞起来没有地下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5 12: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