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侠

上绒下棉的睡袋效果如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一款lz所说的品牌的也是这个温标的上绒下棉的睡袋,只是忘了款名是否叫这个。当时是11月份,一个女士跟我同一个双层4季节帐篷,下午2点多她进了帐篷休息,大约不到1个小时就开始闹冷。我当时带的是-18°羽绒睡袋。朋友们把她从帐篷中喊出来,看她的睡袋,因为之前都没见过这款,当大家看到时都在问她为什么带了条上面那么薄的全棉睡袋。她一脸无奈的告诉大家,上面是羽绒的,大家仔细摸了,才发些那上面的确是羽绒的,如果随便摸还真不一定能摸出羽绒的感激,起码开始都没压出明显的蓬松度。晚上朋友用自己的1500g羽绒睡袋跟那位女士换的,第二天领队也表示那个睡袋他也感觉都有点冷,不过他想了点办法是应付过来。
发表于 2008-8-2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的产品,迎合了市场对低价的需要,但不一定适合实际的使用环境。
发表于 2008-8-2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设计思路是好的,要是用在合适的温度也是好的。按充绒量及650 fill power 推算,一般用在 -5至 -10度左右大既是可以的,再低温点要看体质了。
发表于 2008-8-2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肯定没错
只是现在的材料是否可以支持而已
发表于 2008-8-2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凝胶做防潮垫,估计就应该不会因为太热而没有销路了吧?
发表于 2008-8-2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鸡肚皮</i> 于 2008-8-23 22:06 发表<br />
气凝胶做防潮垫,估计就应该不会因为太热而没有销路了吧?
<br />
难啊
一是价格
二是防潮垫不是越薄越好
发表于 2008-8-2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痛苦的小猪</i> 于 2008-8-23 22:08 发表<br />
&lt;br /&gt;<br />
难啊<br />
一是价格<br />
二是防潮垫不是越薄越好
<br />
也不是追求它薄,隔热好就行了吧?气凝胶那么轻,厚点也没关系……
发表于 2008-8-25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鸡肚皮</i> 于 2008-8-23 22:21 发表<br />
&lt;br /&gt;<br />
也不是追求它薄,隔热好就行了吧?气凝胶那么轻,厚点也没关系……
<br />
那结构上就很像宇航服了吧?
估计价格会很高昂
发表于 2008-8-25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使用感觉!

就是这款!冬季多次小五使用感觉不错。
相对于高档货,经济实惠!
发表于 2008-8-30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Electric</i> 于 2008-8-25 03:05 发表<br />
&lt;br /&gt;<br />
那结构上就很像宇航服了吧?<br />
估计价格会很高昂
<br />
就材料成本肯定是不会的
结构也很简单,两层薄布料中间夹很薄的一层
就怕算上品牌附加值啊
户外产品价格的大头啊
你不是在佛山吗?
有空你去下花都狮岭箱包原料批发市场,就知道材料成本是很可笑的。
品牌附加值是大头,其次是人工,最后才是材料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8-8-30 15:17 编辑 ]
发表于 2008-8-30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设计肯定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保温的即不是棉也不是绒,而是空气
要是压实了都无保温
但是这就要求,下面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弹力
支撑起人的体重,而保留个空气层。
但是捏,这就有两个问题,棉是否有足够的弹力。
这里并不是说谁的弹力好,这可能存在一个临界值
就是在这个临界值以下,无论棉绒可能都一个鸟样
解决的办法只有增加厚度了,就这点来说棉确实有优势。
而羽绒易压缩的特征在此确是很大的劣势
俺想这就是羽绒一般是做被子很少做褥子的原因吧
再有就是如果有足够的弹力,那么折叠卷曲的难度和体积就对应大了

[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8-8-30 16: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8-30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痛苦的小猪</i> 于 2008-8-30 16:14 发表<br />
其实这设计肯定是有道理的<br />
要知道保温的即不是棉也不是绒,而是空气<br />
要是压实了都无保温<br />
但是这就要求,下面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弹力<br />
支撑起人的体重,而保留个空气层。<br />
但是捏,这就有两个问题,棉是否有足够 ...
<br />
分析比较透彻
发表于 2008-9-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在山脊上扎营,在三季帐内作了如下测试。

组成部分:家用薄羽绒被
                “山之泉”蛋槽垫(对照前几天的帖子 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8247&highlight=%C9%BD%D6%AE%C8%AA 看,是质量好的那批)
               双层普通尼龙带帽上衣(解决头部保暖问题)

起先羽绒被单层使用,羽绒被围成刚好身体大小的O型,觉得冷。
后来羽绒被改为对折成双层使用,虽只盖得住身体上面和两侧,但一下子觉得暖和多了。
发表于 2008-9-1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石的思路是对的,毕竟down的人一躺上去就压实了,保暖性确实有问题。但是做出来的产品却不行。
我记得有个国外大牌也出过这种混合睡袋,下面是竹炭纤维的。

气凝胶那个我很心动啊。但是未能实用化我估计是因为气凝胶的一些特性限制了。
首先是压缩性吧,没研究过,不知道如何。硬度会不会很大,可修复性,被挤压后能不能恢复?
太硬的做户外运动服装和睡袋是不合适的,即使做防潮垫也会受到限制的吧。

水电兄对这方面是否有所了解,我感觉还是挺有市场前景的。
发表于 2008-9-1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睡袋并不新奇啊,很早就有了,我们这儿mec也有类似的,而且不单纯的上绒下棉,同时还外棉内绒,除了避免身下的绒被压实失去保温,也让凝露点落在了外层棉上,最大限度地避免羽绒受潮。在美加西北太平洋沿岸那种温湿的冬季(冷不过-1、20度,几乎天天降水降雪),还是挺受欢迎的。用的绒也仅仅是575鸭绒而已,价格便宜,比纯绒重,比全棉还是轻一些,就是体积巨大。

http://www.mec.ca/Products/produ ... 228349#ReviewHeader

mec的网页后面有15个用户意见,比较能说明问题。
发表于 2008-9-2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够将气凝胶涂抹到泡沫防潮垫上就是极品了。之前用羽绒充气睡垫还是比较舒服,用鸡蛋壳感觉有点冷。
发表于 2008-9-2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投资2亿元的世界最大二氧化硅气凝胶生产线——年产3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项目中试生产线在绍兴市纳诺高科有限公司投入运行。该项目的投产,改变了以往国内只能在实验室研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现状,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氧化硅气凝胶被称为最轻的固体,它从二氧化硅中提炼,密度较玻璃低1000倍,“体内”99.8%是空隙,如海绵体一般,可以攫取速度比子弹快20至40倍的星辰粒子,又不改变他们的形状和化学成分,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

    据悉,国内外现有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生产均采用价格昂贵的有机硅作原料,影响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规模化生产。2003年4月,清华大学研发成功新型二氧化硅气凝胶生产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生产技术采用稻壳灰作原料,成本低、污染小。2004年1月,“纳诺高科”与清华大学合作,投资5亿元开发二氧化硅气凝胶项目,项目分两期进行,首期投资2亿元。 
  
发表于 2008-9-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者也开始从气凝胶中受益。去年,一位英国登山者安妮·帕曼特尔穿上带气凝胶鞋垫的靴子爬上珠穆朗玛峰,就连睡袋也加有这种材料。她说:“我唯一的问题就是我的脚太热,这对一名登山者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不过,它还没能征服时尚界。Hugo Boss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冬季夹克,但在消费者纷纷抱怨这种衣服太热之后不得不下架。   
发表于 2008-9-2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飞行的三文鱼</i> 于 2008-9-23 12:41 发表<br />
日前,投资2亿元的世界最大二氧化硅气凝胶生产线——年产3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项目中试生产线在绍兴市纳诺高科有限公司投入运行。该项目的投产,改变了以往国内只能在实验室研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现状,填补了国 ...
<br />
“该生产技术采用稻壳灰作原料,成本低、污染小。”
靠?真的?
好在这公司没上市,要不又害死一帮人。
难怪现在上市公司清华系的都是垃圾股啊
发表于 2008-10-30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阻比空气还大?看来靠空气保暖的概念要过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1-4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