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ER 装备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687|回复: 91

暑假出行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暑假出去的行程参见:http://www.gearer.info/bbs/viewthread.php?tid=10336&extra=page%3D1

本帖主要从吃穿住行等几个方面来总结本次出行所使用到一些装备,以及在使用上的经验和教训。所说观点基于轻量化、无背夫和无后援的活动。

一、吃:
都说民以食为天,出门在外,吃也是一件大事情。我现在所使用的装备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更新之后,基本已经完成最终的升级,但是吃这个东西始终是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情。

要想轻量,而且还要保证吃的好,为实现这2个简单的目标其实挺不容易。这个就需要在出发之前,把计划和可能出现的变化尽量做的周密一些,根据你的行程来进行安排。

食品方面

其实就我们所进行的大部分活动来说,并不会涉及到长时间的无人区穿越,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那些有人活动的地方来减轻我们背包的重量和改善我们的伙食。就比如说我们这次活动,之前计划中的三段行程,其中第一段:维西-奔子栏,第二段:尼汝-亚丁的前半部分。我们的路线大都是在海拔4000-4500米的范围内活动,这些地方在夏季通常会有比较多的牧场。在事先收集相关资料,并能合理的安排行程的情况下,这可以让你在路途当中能减去很多重量。事实上,我们在这些地方走的时候,基本上早餐和晚餐是在窝棚里边跟主人家一起吃的,而且吃的都还不错。如果运气好点,能碰上新鲜的菌子之类的东西能够让你大饱口福。如果不太讲究,中午吃的干粮也可以带上当地做的煎饼或者粑粑一类的东西,不能说好吃,但是能管饱。

通过向当地人或者你的向导打听,你能够了解线路上具体什么地方会有牧场,这便于你安排或者对之前的行程进行合理化修改。如果能够把这些可以进行补充食品的地方利用起来,你的背包里边只需要带一点路餐和零食就好了。当然,从当地人口中得出的信息可能会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这候就需要你带一定量(3-4顿)的备用粮,最简单就是带一块500g的压缩干粮。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无人区的活动,例如本次活动的第二段后半部和第三段海子山的活动。对于这种情况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经验,总结了原来活动当中的经验和吸收了当地人以及藏民的一些办法,所以这次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因为活动区域是大多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考虑到米饭不好做的因素,主食我们使用的面条和面粉。其它还有香肠、腊肉,为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带了几种不同口味的脱水蔬菜。做法很简单,面条或者面片跟香肠或者腊肉以及脱水蔬菜一起煮。口味还算过的去,因为我们取消了第三段的行程,所以对于长时间吃这种东西会造成什么不适没有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脱水蔬菜口味相比新鲜蔬菜差的很远。这次带的脱水蔬菜包括各250g的万年青、洋花菜、莲花白、莴笋和豆角,其中万年青的口感和味道相对最好,莲花白次之,豆角最差。

如果不想背负新鲜蔬菜,寻找野菜也是比较好的办法。虽然我们路上并没有去吃什么野菜,但是据我观察,车前草的分布范围相当广,从海拔2000多到4000米均有生长,如果上火什么的挖点来煮水吃的话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有关其它的零食,主要是一些干果、奶糖和小零食。这个就不具体说了,大家可用根据自己口味搭配。

煮食装备方面

长时间出行对于选用何种炊具是件很困难的选择。

因为之前做的计划,将有20天在野外度过,具体使用何种燃料成为了最难以下决定的一个问题,几种方案的优缺点见下:
1、        气炉
优点:使用方便,炉头重量较轻,气体可在县级行政单位用火机气体进行补充。
缺点:煮食多人食品需要大炉盘的炉头,燃料消耗较快,一个230g气罐可以煮2人份4-5顿饭(包括烧水)。

2、        油炉
优点:燃料便于补充,1L燃料(包括燃料瓶)相比同重量的气罐有燃烧时间上的优势
缺点:自重大,操作相对复杂,可能需要维护

3、        柴火炉
优点:不需要额外携带燃料,火力大
缺点:制作需要DIY,要找燃料(干的木柴或者可燃物),会黑锅,使用上也要一定技巧

4、        酒精炉
优点:超轻,燃料易于补充
缺点:制作需要DIY,输出功率小,抗风性差,不适合配合大锅使用。

考虑到如果要长时间在无人区活动,并且是大锅煮食2人分量的东西,酒精的超轻优势并不能体现出来。而活动区域主要在4000米以上,并且是雨季,干燥的柴火不好找,甚至就找不到,也放弃了柴火炉。气炉虽然方便,但是手头没有大炉盘的炉子,并且一人2个气罐重量和体积也不小,而mega手上又有一个primus 3288油炉,最后选择它作为本次出行的烹饪工具,燃料为800多毫升的白电油。

锅使用的是一个半球牌的电饭煲内胆,很便宜,20块钱左右,带不粘涂层,1.5L容量,重量只有88g,还有一个小的铝碗和mega另外带一口小锅。

实际使用的情况,油炉本来主要是打算用在无人区,但是第三段行程取消了,主要只在第一段行程和第二段行程当中用了几次,使用上没什么问题,但因为没有长期使用,过多的经验也没有,这里也希望有经验的同学来分享一下心得。在第二段行程后半段,在窝棚里边的2天,为了节省燃料,都是使用的柴火烧饭。说明一下,用来做饭的柴火基本上是用老乡留在窝棚里边的干柴来做的,引火物用的也是窝棚里留下的明子,晚上用灰把火炭给埋了,第二天不用专门点火,早上吹一下就可用接着用火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穿

穿着上按照三层着装来安排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只是具体使用的时候合理搭配就好。这次出去带的服装类的东西包括:

Rail Riders Adventure Top,suplex面料,衣袖和侧面有coolmax网纱,通风好,SPF30的防晒,主要用于炎热环境下。一件shehe的长袖快干体恤,没什么特别的,在稍微冷一点的时候用来当内衣使用。阿玛斯的薄抓绒,气温低的时候做保暖或者当内衣穿。爱水电羽绒马甲和羽绒裤,主要用于营地保暖。爱水电防水套装,用于防风和防雨。Lowe alpine的2截快干裤。快干内裤3条。

实际使用情况,Rail Riders Adventure Top、shehe的快干长袖以及阿玛斯的薄抓绒都是老伙计了,根据具体环境,相互搭配在温度10度以上使用也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里要提醒一下,务必要让你的背包里边有一件干燥的衣服,否则一旦衣服都湿了,难受的不是一点半点。

水电的羽绒马甲作为营地保暖性不错,压缩性、保暖性重量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只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温度稍低的时候手臂有点冷,所以在低温(5度以下)有风的环境,最好使用羽绒服或者再配合其它保暖衣物使用效果会更好。羽绒裤这次出去主要是备用,只在最狼狈那天晚上使用了一下,因为环境温度并不低,所以没有特别感受,这里就不说了。

这次用于做保护层的是水电即将推出的防水套装。全套重量260g,其中衣服150g多点,裤子90多克。就从原来我使用的习惯来说,我还喜欢带一件皮肤风衣,但是150来克的上衣一下子让皮肤风衣的重量变的有点尴尬,而且最让我喜欢的是衣服的后摆还是加长了的,所以最后直接就把皮肤风衣给省略了。这套衣服也算是本次行程里边使用率最高的一套服装了,前后使用一共8天,使用环境从海拔2000多米一直到4000多,温度环境从27、28度到10、11度,经历了风、小雨、中雨以及大雨的考验。之前对如此轻薄的面料还心存疑虑,但是就使用下来的情况还是比较理想,在拉瓦沟上山找路的时候,荆棘丛里边钻来钻去也没有出现面料的损伤。使用下来的发现这套衣服最适合的环境是在海拔4200以上,温度10来度的环境,中等强度的行进不闷不热也不冷,感觉很舒适。但是在我们第一天进拉瓦沟的时候(中到大雨,间歇小雨,行进了7个小时19公里,海拔提升1300米),高湿度环境下,高强度的行进还是会在衣服内壁出现凝水,最后导致衣服都被汗湿了,不过这种情况估计只有打伞才能彻底避免。腿上出汗相对少一些,所以总体感觉是不错的,除了那一天腿上也被汗水捂湿了以外没有出现别的问题。裤子的收口跟我的鞋子配合的很好,不光蚂蟥爬不进来,有一天过一个独木桥的时候,因为太滑我还掉河里了,本以为湿足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一点水都没有进,这个让我感觉很吃惊。



Lowe alpine的裤子也是老伙计了,基本每次出门都穿他,2截的使用上要灵活一点,desertweave面料也是SPF50的防晒。裤子材料稍微偏厚一点,更适于气候跨度太大的活动。

鞋袜类的东西如下

三双smartwool的袜子(2厚一薄),scarpa sl m3一双,crocs拖鞋一双。

Smartwool的袜子就不多说了,美利奴羊毛穿在脚上的确要比化纤材质的袜子舒服的多。现在我化纤类的袜子基本全部都被淘汰了,柜子里一色的smartwool。

去年暑假,和师太一起出行穿的montrail excelerace XCR在为期20天的行程之后,鞋面从线缝处裂开了。那次行程强度也挺大,走下来之后我的感受是虽然轻量化的鞋子在重量上有优势,但是如果背包重量稍微大一点,对足弓的支撑力就会有所不足,而且这一类的鞋子走现成的道没有问题,如果走相对野性一点的路,鞋子的材料还是相对弱了一些。 Scarpa这双鞋子是整皮制成,重量基本跟我的asolo tps highland持平,不带GTX防水膜,这也是当初我为什么买它的原因。鞋子不算轻,但是更适合在艰险一点的地方使用。因为Scarpa的说明书上写全皮的鞋子不能完全防水,我本来打算带着GTX袜套,可是因为搬家搬的找不见了一只,当时也只好硬着头皮出发了。为了增加防水性,在鞋子的线缝部位涂了防水胶。就使用下来的情况,鞋子的防水性还好,在经历了若干天的降水,鞋子内部虽然会有点湿气,但还是没有出现漏水一类的情况发生。有关防水性这里我想多说一点,本次出去,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只是普通的降雨,让鞋子里边感觉潮湿过程通常会很慢,但是你在很深并且潮湿的草里走,这个过程则要快的多,如果大家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尽量注意避免。Sl m3的鞋垫很薄,我换成了日高的鞋垫(100g),但是没有经过磨合,在洛通上山的时候把我的脚跟差点磨破,帖了2个创可贴之后解决了问题。这种整皮的鞋子在刚开始穿的时候的确比较硬,但是过了磨合期,穿着的舒适度和保护性是非常高的。鞋子不带防踢头,鞋头的皮面被划的有点惨,不知道什么原因,左脚鞋头有点轻微开胶,这个回头得找点环氧树脂处理处理。



其它:
帽子带了一顶suplex面料的鸭舌帽,主要我是四眼,下雨的时候需要帽子来给心灵窗户的玻璃挡雨。本来想带我家LD送我的tilley,可惜是雨季,遮阳的宽边帽不太适合。还有一块头巾也是我的老伙计了,充当的角色有:头巾、睡帽、围脖、毛巾……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住
本来在出行之前打算是带阁楼+双飞,但是在出发前2天否定了这个想法,主要因为2人睡空间刚够,但东西就没地方摆了。如果碰上下雨要在帐内做饭,阁楼也不方便。最后让mega来的时候顺便带了一个无底的大A塔过来。在用线轴拉开之后,内部空间对于睡2个一米八(其中一个没发育好,差了12公分)的大汉来说是刚好的,两侧的空间也足够放各自的装备。无底的优势在第一次使用就体现出来,当时mega高反吐了。当时外边虽然没下雨,但是嗖嗖的小风让你跑出去一趟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情,无底的帐篷在旁边挖个坑就解决了。A塔透气面料在干燥的地方使用,优势是相当明显的,但是单层(有时双层也会)的帐篷(不管面料透气与否),在长时间降水或者高湿度环境下单独使用可能会让你经历一些不那么愉快的体验,如果内侧面料的冷凝水不想办法来处理一下,可能就会出现帐外大雨帐内小雨的情况,我想这个也应该是很多人在类似条件下认为自己帐篷漏水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应该可以有2种,一个是简单的在外帐上加一个遮挡物,比如tarp。这次mega带了一个golite的poncho,但是最狼狈那天被拉成么字形在帐篷外用来放我们的东西(湿了,不想拿到帐篷里边来)。如果当天能把他拉在A塔上面,估计会好很多。第二种办法是在帐篷内部进行一些处理,比如加个bivy或者加一块挡水的布,这种方法水电在之前的贴子里边有介绍过,效果肯定是比帐外处理的方法好,但是操作起来会麻烦一点,可惜这次出门没把双飞带上……如果要采用这种办法,最好事先能准备好相关的东西并且实验一下。具体的大家看水电的贴子吧:http://www.gearer.net/viewthread.php?tid=8924

睡袋还是SA400g的红虫。我睡觉喜欢蜷着睡,所以无头套版本的对我来说最合适不过,基本上都是摊开当被子盖的。这次出行的夜间温度基本都是十度左右,正是400g睡袋当被子使用最舒适的环境。这次出行给我最深痛的教训就是:任何时候不要大意。我就是一不小心大意了一把,忘记把睡袋做防水处理,导致睡袋被打湿了。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对于这种情况有了个直观的认识。因为长时间在雨中行进,最后防雨罩里边也有了积水,聚集的水从背包的线缝里边渗入到了包内。当我打开背包摸到睡袋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完蛋了。打开之后发现,并没有全湿,只有三个地方湿了。后来我观察了一下被打湿的地方,仔细分析了一下,湿地方都是睡袋压缩状态下接近包底处。没有全湿的原因,我估计一个是高品质的鹅绒本身不容易受潮,而受潮之后能吸收并且保存住很多水分,那些受潮结成一团的羽绒我捏一把,挤出了很多的水来。湿了的绒很讨厌,只要在羽绒通道里边滚过之后会粘走很多原本干燥的绒,让羽绒通道里边变空,形成一些冷点。一件优秀的产品往往在恶劣的环境下就表现出他的价值了,那天晚上虽然睡的不好,但是好歹没让我痛不欲生,呵呵。不过虽然优质的羽绒不容易受潮,但湿了之后干起来也很慢,三天之后到了稻城,睡袋里边结成团的羽绒才完全干透。



防潮垫使用的也是水电的独门武器,什么材料未知。140cm的长度,虽然宽度比普通防潮垫窄一些,但是114g的重量是市场上商业版产品望尘莫及的。垫子保暖性和弹性都还不错,唯一缺点就是有点会吸水,当作外垫用较为合适。这个垫子被卷起来当作背包的支撑板用。
我习惯侧睡,迪卡侬的充气枕头也是我每次出行的必备,虽然标称超轻的80克,但是跟垫子的重量相比起来也算是超重了。缺点就是不透气,直接睡在上边不舒服,要垫一件衣服。

地布还是用的医用一次性大床单,配合大A塔做地布,2人用刚好。100g,无纺布和一层塑料薄膜复合,耐用性差点,朋友给了2包,差不多被我用完了,其它好象没什么太多可说的。

营绳是水电新出的营绳,很轻很细,摩擦力也非常大,可惜反光效果差了那么一点点。地丁是4颗截短的和6颗全长的迪卡侬msr地丁。
下图是跟2mm辅绳的对比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行

这次出行用的背包是cuben fiber版本的breeze。包体材料是1.5盎司(50克每平米)的cuben fiber,扩展部分是 0.6盎司的cuben fiber。相比市场上卖的breeze,增加了一个腰带。背包总重为265克,其中配件重量就占去200g左右,估计容量在50L左右。肩带使用2层三明治网纱复合(一对肩带重量100g)。Cuben fiber这种材料属于无纺布,具体是用2层聚酯薄膜粘合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dyneema)纤维。材料性能类似特卫强,强度较大,不易撕裂,但是过大力量的拉伸会引起材料变形(不可恢复),抗刺穿和切割性能很差。这个包是在出行前几天才赶制出来的,是我第四个小板凳。剪裁方面比市面上的breeze宽度增加了2cm,结果做了个胖子出来。在肩带连接部分用了织带做加强。
因为做出来之后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拿出来测试。好在一趟行程下来没有掉链子,但是也出现了问题。主要就是在背包底部处出现脱线。在路上临时性的用了tear aid做了修补。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就如我前边说到的这类无纺布的材质特性,耐切割性较差。腰带因为一路上都是系的比较紧,而且包底部用的是U形结构,腰带跟包体连接剪裁是弧形连接,受力不均匀,所以导致了部分接缝处受力过于集中,从而发生开线的现象。腰带也因为受力较大出现了变形。包体其它部位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如果要用特卫强或者类似材料做东西的同学可能需要注意一下。我想下一步改变背包底部的剪裁,做个其它结构的,回头测试测试,看看是否还是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Leki ultralite ti core-tec也是我的老伙计了,从04年绿野团购到现在,除了一次在海拔4500米的河谷里摔了一跤,弄弯了最底下一截之外还没有出现过其它问题。杖尖的金属托和塑料部分磨损的差不多了,出行之前换上了从旗云买了一对新杖尖。



鞋子除了前边说到的scarpa sl m3之外,还带了一双crocs的beach做备用。虽然300g的重量不算轻,但是也是我能找到最合适的鞋子了。主要用作营地使用、短时间涉水以及城市里边溜达。就所说的几个用途来说,这双鞋子都是胜任的,但这个鞋子不适合负重徒步。有天下山我在河里洗了个澡,没换靴子,背了东西从河边走回住的地方,大概也就500米的样子,右脚食指就给磨了个泡。除了我家ld对它的点评:“丑”以外好象没啥大的缺点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其它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除了时刻要有安全的意识,一些东西也是需要的。好比说药品。

这次出行带的药品主要有:盐酸左氧氟沙星、利君沙、黄连素、开瑞坦、泰诺、赛庚啶、红霉素软膏。主要是消炎、拉肚子、过敏以及感冒类的药品,都在3天的分量上。因为怕记不清哪种是用来干嘛的,把说明书也带上了。这里有个体会,如果不是学医的同学,最好事先做一张卡片跟药品放一起,里边标明一下各种药品的用法用量和适用病症,如果回头需要的话会方便很多。药品方面希望懂的同学来点评一下。

除了药品是必备的东西,这次也带了一个小的应急包。具体的东西有:Tinder-Quik的火绒,跟一根铈铁合金棒还有一小截锯片装在个小袋子里,应急取火用。tear aid A型胶带一块,duct tape一小卷(2米左右),用于应急修补织物类装备。热熔胶棒一根,粘合或者修理刚性材料。额外的抗过敏药一板。4米Dyneema 3mm的细绳,绑东西或者吊东西可以拿来用。还有小剪刀一把,安全别针若干,绷带2卷,应急毯一张,云南白药运动创可贴一套。以上物品装在一个自封袋里边。总重100g。



Gerber ultralight LST还有fox40以及ARC AAA的小电筒,这个原来有介绍过,串成一串挂在脖子上或者随身携带。现在把fox 40 classic的哨子换成了 fox 40 micro。ARC的小筒子放在枕头边用作帐内照明很合适,不过现在这种单AAA的手电出的多,而且功能亮度都比ARC的要好,价格也便宜。如果我要再买的话,估计我不会买ARC的了,呵呵。

Fenix LD10的手电。不错,我很喜欢,重量轻,照明时间长,可惜我也就用得到低亮和中亮2档,其它的档位基本都用不上。说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多说一句,我认为安排合理的行程是不应该走夜路的,哪怕出现意外情况也尽量不要走夜路,否则可能带来更大的意外。

Sea to summit的便便铲。这个东西出去用的不太多,主要因为在野外蔬菜类的东西吃的少,加上体力消耗大,三天或者以上才有那么一次。挖坑效果也一般,反倒成为了小孩子最喜欢玩具——挖沙子、挖石头、挖木头——只要是他们能拿去挖一下的东西都会拿来搞一下。

Shehe的防雨罩,重量也只有200g不到,挺耐操的,曾经坐在一辆装了废旧金属的车上,隔着包罩把我花岗岩vapor trail的涂层给磨破了,包罩却一点问题也没有。这次出去,包罩上边挡水,下边兜水,酿成了打湿睡袋的惨剧。

水具使用的camelbak的500ml水杯和source 1L的软体水瓶。水杯用于装热水,软体水瓶装冷水。出发之前和到达营地之后补充水分的话,路上其实喝不了太多的水。

大塑料袋,很大很好用。装鞋子、装睡袋、装衣服、装杂物……

折叠指甲刀+家门钥匙,不想走的让让脚趾甲瘀血就经常修剪一下,家门钥匙也是芝麻开门的关键,串钥匙和指甲刀的铁环是拔地丁的好工具。

松下LX3,用的同学似乎挺多,装在一个berghuas大号的摄影包里边。自带防雨罩,硬质外壳,原来用来装我的禄莱AFM35刚好,装LX3稍微紧了一点点。

―――――――――――――――――分割线

装备对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使用当中碰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这么一个过程。前边罗罗嗦嗦的说了一大堆话,大概就是那么多了,希望大家能从我这里获取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后用我的一些装备烧包史来做个结尾:
背包:Gregory Palisade 2.9kg——》Granite Gear Vapor Trail 0.98kg——》Golite Jam 450g——》DIY cuben pack 260g
帐篷:双人蒙古包 3.4kg——》Luxe 猎鹰 2.2kg——》tarp 650g——》ASI 大A塔 310g
睡袋:Pureland 350 2kg——》Camp arctic 600 1.25kg——》红虫400 700g
防水套装:X货防水套装 重量未详>1kg——》lowe alpine eVent外套+marmot precip pants 重量<1kg——》Integral Design thru-hiker外套+montbell rain dancer pants 重量<600g——水电防水套装 重量260g

其它还有什么请Mega同学补充。
发表于 2009-9-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做个沙发.....
背包底部开线,,,我的想法是加一段带子
从背面底部开始,过底部,强化负重;然后往上,可以接着充当捆扎带、外挂;最后延伸至顶包,这样还可以解决包的封闭
唯一不好就是重量又要上来了
发表于 2009-9-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防水套装感兴趣……
曾经有同伴在潮湿的草坡上(早晨的露水)行进不到1小时,双脚就被泡成白色,鞋子是gtx的,水把裤脚浸透后流进鞋筒里……

PS:云老师的包背得好慵懒……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soarrow</i> 于 2009-9-6 15:43 发表<br />
嘿嘿,做个沙发.....<br />
背包底部开线,,,我的想法是加一段带子<br />
从背面底部开始,过底部,强化负重;然后往上,可以接着充当捆扎带、外挂;最后延伸至顶包,这样还可以解决包的封闭<br />
唯一不好就是重量又要上来了
<br />

负重cuben没有啥问题,就是受力过大的话,缝纫线在针脚的位置效果类似用线来切米糕。在肩带连接的位置我是做了加强的,倒是没出现问题。还是工艺不精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鸡肚皮</i> 于 2009-9-6 16:04 发表<br />
对防水套装感兴趣……<br />
曾经有同伴在潮湿的草坡上(早晨的露水)行进不到1小时,双脚就被泡成白色,鞋子是gtx的,水把裤脚浸透后流进鞋筒里……<br />
<br />
PS:云老师的包背得好慵懒……
<br />

我感觉在潮湿的草地上走路的效果跟把鞋子泡水里差不多,水不从裤脚进去,回头也被汗捂湿。

包不是想那么背,cuben fiber不透气,我只能把肩带放松一点,还好包不算重,这么背也没啥不舒服的
发表于 2009-9-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少有的长篇作品
发表于 2009-9-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补充一下出行之后到现在想收的东西吧:
水电A塔、羽绒裤,小手电(有做LED的朋友说要送我一个好的,哈哈)、换个相机(LX3?)
轻量登山杖、超轻背包(30L)、冬用超轻地布(刚已找到)、
换新的冬用睡袋(-10℃)、皮肤风衣,超轻防水裤(水电宇航服什么时候正式上市?)......上帝啊,我可以去买彩票了吗?

[ 本帖最后由 Mega 于 2009-9-6 17:12 编辑 ]
发表于 2009-9-6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南...
发表于 2009-9-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SHEHE雨罩感兴趣,现在用VAUDE和K2的多功能,VAUDE倒是轻,但是面料不耐磨。K2的耐操但是太重
水电的航空服是不错,但是价格估计是也是宇航价格,仰望一把
发表于 2009-9-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水电宇航服的近景图......
发表于 2009-9-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详细,学习了。
发表于 2009-9-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用黄色的字体  都看不清写的啥~~
PS 看楼主那张在山谷拍的相片的时候我就想这该不是用LX3拍的吧,看到后面果然就是~~

[ 本帖最后由 jjlyy 于 2009-9-7 00:19 编辑 ]
发表于 2009-9-6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了好久 终于出来了 细细品读 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09-9-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背包装完多重?不算水的话
发表于 2009-9-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水电的防雨套装真轻啊,哪里有的卖?
发表于 2009-9-7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Gearer已经很久没有设精的文章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4-12-26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