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29 03:27 发表 哦,这个还真没看过,介绍介绍内容吧:)
举报
原帖由 摩登原始人 于 2006-5-29 14:20 发表 多谢,看来需要修正数据阿,我严重错误了两个地方 1 压力按照地面1/3计算的,但是不知为何抽筋还是虾米原因前言和计算公式中都是写成了三分之二 2 未曾考虑温度下降,密度升高,此时浮力增大 抽自己 ...
原帖由 无为 于 2006-5-30 00:51 发表 敢问楼上的各位,绘制图形是要安装什么软件呢?
原帖由 爱水电 于 2006-5-29 23:33 发表 故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瑞士的乡村发明家因为对行驶在当地多雨泥路上的木轮马车车轮不满,一日突发奇想 ,废寝忘食,潜心木制类似履带式马车车轮的发明(很简易的那种),并取得了一步 ...
原帖由 勇敢的心 于 2006-5-30 01:44 发表 以前跟朋友瞎侃的时候说过这么个想法,说说就过去了。前面很多同学写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用滑翔伞、三角翼之类的呢?似乎登珠峰的有用这些东西下来的
原帖由 看见野玫瑰 于 2006-5-30 06:28 发表 无动力滑翔伞理论上是可以的,动力滑翔伞很重,基本不用考虑了,三角翼好象不能携带一个无行动能力的人,所以也不用考虑了。双人无动力滑翔伞最基本的配置:伞头+坐袋总重量一般在15kg左右,如果加上应急降落伞 ...
原帖由 tomoro 于 2006-6-1 12:11 发表 最近看那本《挑战极限》, 里面作者徒步到南极的时候, 也作了一个类似降落伞形状的东西, 目的是可以靠风速拉动雪橇, 但是后来实际风速超过设计风速时, 给他们带来的几乎是灾难~~~
原帖由 沙漠 于 2006-5-31 11:05 发表 记得有个电影叫火箭小子,里面有个单人飞行器,我想可以应用到这上面来吧. 电影里的东西其实在现实中也做出来了.某届奥运会开幕式(具体那届记不得了,只记得是美国),开幕中途就有个人用单人飞行器飞进场内,炫目无比 ...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6-2 20:53 发表 其实这类救援不是设备的问题 技术上应该很简单.建条索道就行 再搞个专业救援队在那里等着 值得吗?你会同意吗?
原帖由 痛苦的小猪 于 2006-6-2 21:11 发表 那就是了,其实不是什么地方都需要救援的. 由于个人的私人爱好而陷更多人与险境,这是否合理? 难到每个人去登山都还指望别人来分摊风险吗? 那恐怕现在任何一个小丘都是处女地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3 23: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