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个消息........如果是真的话....我在鄙视四川亚丁管理当局的同时,深深的为中国环保现状悲哀!
8/14 晴
生物钟适时的把我叫醒,头疼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了。旅社里安安静静的,看来我是第一个起早的人。
转出巷子,走到街口等车,整个稻城还在深深的沉睡中,远处的山在清晨的水气薄雾中朦朦胧胧,缥缈虚幻,宽阔笔直的马路上看不到几个人,两只藏獒目中无人的蹲踞在马路中央,深邃的眼光凝思着远处的群山,一动不动,它们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呢。
来之前,一直以为藏獒是很稀罕之物,即便在藏区应该也不会多见,来了之后,沿途一路驶来,才发现居然是相当的泛滥,只是都不是很纯的品种,个头较小,从体形,习性也多少能看到一些其他同类的影子。
天空飘了一点点小雨,转眼又停了。
过了7点,昨天说好的司机还未出现,打了电话过去,才知道他睡过了头,刚刚起来,要再稍微晚一点点过来。
不禁摇摇头苦笑,一向早起的山里人也会睡过头。
又过了1刻钟,带着满脸歉意和倦容的司机风风火火的赶到,边往车上装包,边急急的解释晚起的原因,原来昨晚送完洗温泉的客人已是凌晨1,2点,一不小心就睡过了头。
刚才的疑虑一下子恍然大悟,还以为仍旧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殊不知也已经是相当的城市化,为了多赚钱起早摸黑,加班加点的打拼,生活完全没了规律。
攀谈中,司机叹起了苦经,最近因为是淡季,客人已是相当的减少,所以只要有活再晚也要接,尽可能的多赚钱。每年也只有5月,10月才是可以好好赚一笔的时候,其它季节都是比较清淡,等到了冬季,更是没有生意,只能呆在家里,最多难得做做当地人的生意。
车在一家民居前停下,另外几个包车的已在门口等候,竟然是来稻城同车隔壁座位的成都一家。本来说好的一同包车的还有两人却突然改变主意想在稻城再玩一天,人数的减少使我们的费用分摊稍有变化,由30元涨到了50元。
一路上,成都一家的那位男主人相当的健谈,闲聊中,竟然也是个苏州通,从北疆饭店的饭菜一直讲到新区商业街的本色,原来是搞基建的,苏州的高架环线就是由他们承建,4条环线他们完成了3条,若不是当初在位,现在已经over的某前苏州领导和那位前领导的贪心坏事的儿子,工程冻结,第4条本来也是由他们完成。而对于由于当时该前领导被双规,所有资 冻结,至今任有N千块的奖 未拿到手之事仍旧耿耿于怀。
车在驶完一段平路后转入一段沙石路,开始进入盘山公路,海拔不断的攀升,车行至半,成都一家的小女孩开始出现高原反应,不得不停车让其呕吐。然后再继续上路。
在一处半山腰,从上往下突然看到一处美丽的景致,远处,两山交*的山坳,一条在阳光照耀下银练子般的小河从中流过,两边,绿的令人心疼的绿,静沐的点缀着幢幢木房。太美啦!赶紧叫司机停车,拿着相机就冲了下去,而成都那家的男主人也几乎在同时做出相同的动作,原来他也看到了这幅美景,刚想叫停,被我抢先了。咔嚓咔嚓了n张后继续上路(在这里,再次深切缅怀我的相机和里面那美丽的片片,呜呜呜,一鞠躬。。。)
车在1小时45分钟,9点到达亚丁景区大门入口,买 ,150元,登记时,要写明是从哪里来的,登记的人员看了看我,问,你是记者吗?我说,不是,背包徒步的。奇怪,难道我像记者吗?后来才知道这么一问是有原因的,里面大有文章。
在门口买 的时候,看到了一块告示,没细读,内容大致是说因为几月几号开始景区要修建缆车什么的,所以什么什么地方不能住宿,要游客 意安排好时间行程之类的。
上车后继续前行,一路是非F教沟陌赜吐罚 赝究吹搅艘恍┒哑鲈诼繁叩慕ㄖ 牧稀 br> 10点,到达亚丁隆龙坝。
隆龙坝的入口聚集了很多人,游客,景区管理人员,有马的藏民,没马的藏民,当然,还有马。哦,对了,还有一些警车。
管理处对这里租马实施严格的集权垄断控制,不经过管理处擅自租马的,一经发现,罚款2百,这相当于跑一个来回还要多的费用,
从这里上冲古寺只有一条道,沿途主要路口还有管理人员把守和巡逻,随时查验 证,当地藏民敢怒不敢言,不敢造次。
在门口放下包,拿出几个梨,边吃边观察等待,顺便减负。
很快,一位藏民凑了上来,和我攀谈了起来,因为不想让管理处剥削,他的马没在管理处登记,所以不能带上去,管理处只对租马管的比较严格,但对于不租马的就比较放松了。最后以他帮我背包,每天100元,再加返程100元的价格成交。共3天,400元。
(ps:由于这次一个人独行,所以自始自终,安全是我放在高于其他任何一切前面的,因此,只要对方是值得信赖的,对我安全顺利的完成穿越是有利的,我不会在区区几百的费用上做过多的计较和纠缠,即便有时候付出了较高的费用,也是值得,这在以后的旅程中也是如此)
虽然小天下曾经提醒过我,隆龙坝到洛绒牛场完全可以背包前往,到了洛绒牛场再找马或者向导,但是基于上面的原因,为了节约不必要的体力浪费,我没这么做,而且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我这样做是多么的明智和正确,或者说是幸运。
向导名叫多吉,因为要出去几天,他让我等一会儿,自己要回去准备一下。15分钟后,挎着一小包,一捆绳子出现了。解释说,以前也背过我们这种包,对这种肩背腰臀多处受力的背法,感觉很不舒服.所以还是习惯藏民的背法,拿个绳子一捆,背的时候,大部分重量都在肩上。虽然我解释,以前可能是因为背负没调好的原因,可是他脾气还挺倔,不愿再试,只好作罢。
他背我的主包。而我背附包和一个腰包,里面包括一天的食物,水,火柴,维生素,牛肉干,巧克力,糖果,药品,瑞士军刀,净水器,一个气罐,炉头,gps,头灯,电池,手机,纸,笔,还有钱和信用卡和证件。这些可都是用来应急救命的最最重要的东西,无论如何都只能交给此刻唯一最能相信的人---自己。以后的几天里,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一直从不离身。
10:45,出发,徒步穿越之行从这里起正式开始。道,是马道,烂泥和石块,高高低低,深一脚浅一脚的。沿途不时地碰到从上面下来的骑着马的游客,或者牵着空马下来的藏民,看你徒步,他们会问你要不要骑马。多吉不时的与他们打着招呼,说着什么,反正藏语我是一句都听不懂。途中赶上先我上来的成都一家,很快的又超过他们。路过冲古寺,下到冲古寺下面的小河边拍照。绿油油的大草甸,弯弯曲曲的小河从中而过,草甸上大片的淡黄色的,紫红色的无名小花星星点点,散散落落的几匹马在河边悠闲的吃着鲜嫩的草(我的相机。。。二鞠躬)。
这一路的坡度并不是很陡,又是轻装,走的相当的轻松,沿途,马道旁边的斜坡上,一根一根排列着许多砍下的粗壮的树木。
如同预期的那样,雨季的神山始终遮遮掩掩,不肯以全面目见人,难得的露出峰顶,抓拍的瞬间,稍纵即逝。
下午1:00,很轻松的就到达了洛绒牛场,因为并未消耗太多的体力,中午只是吃了几粒牛肉干,水果糖,巧克力,几乎没出什么汗,水也没有喝太多。
这时,这次旅程中的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出现了。
下面的内容我单独起段,有太多的细节描述, 定是个长篇。希望各位看官有耐性看完。
[ [ [ 38582 [/ 6] = 时时﹪ ﹪ = ﹪ [/ [/
[[ 本帖最后由 piloteer 于 2015-9-14 20:51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