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跟队去位于广东省阳山县的天井山-陆地三角洲-探路、穿越,天井山新线没走通,陆地三角洲南线走通了。
图1
Osprey Variant 52
没有外挂,过密林、荆棘丛确实爽快了好多;这次的荆棘丛比上次厉害多了,顶包有几处钩得起毛了,背面的osprey鸟标也刮掉了一些;肩带拉紧后不太适合我的肩膀角度,靠里的地方夹得紧,靠外的地方有空隙;腰带很舒适,但对我来说有点长,要收到底才能收紧。总的来说,这个包可能更适合我冷天穿厚衣服的时候用。
图2
睡觉的家伙,由左到右依次是:Thermolite睡袋内胆,爱水电阁楼帐,地布,小天幕,风绳,地钉,120cm长度自充垫
Thermolite睡袋内胆:帐外最低的时候15度,帐内最低18度,我用它配合抓绒衣睡觉,刚入睡不久会热醒,内衣汗湿(头晚);后半夜有点凉,但可以接受(能睡着,不感冒),感觉要是带个15-20度的薄棉睡袋后半夜会舒服些,但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热醒
爱水电阁楼帐:这次天气好,阁楼帐的表现也算过得去,头晚在水电站扎营,有凝露;次晚在山腰机耕路上扎营,无凝露;第三晚在学校操场扎营,底部有些微水珠;第四晚在水泥晒谷场上扎营,四角有凝露;几晚上地面都不太平整,但帐底表现得很结实,屁事没有。但连续两晚遇到水泥地难题,阁楼帐可能要以后玩UL的时候再用了,现在水都必须要带4升,UL不起来。准备整个能自立的轻的双层三季帐玩玩。
地布:特卫强够轻,够结实,但防水太好了,完全不透,早上收营时底面全是水,只用了两晚就没再用了。
小天幕:本次活动没有下雨,所以白背了。
风绳、地钉:全是国产西风配套的,很好用。地钉配合铲子能锤很深,拔出来也很方便。
防潮垫:最终放弃自充垫,把上次破损的单面铝箔发泡垫裁成90cm X 50cm来用,效果很好,哈哈,打包的时候折起来收在水袋隔舱里。
图3
吃饭的家伙,包括:单人锅,百洁布,小钛杯,塑料叉子,GST-100炉头(连盒子),收纳网袋
单人锅:只用了一晚,感觉小了点,尤其是为第二天煮水很不爽,要搞好多轮,准备换个大点的锅。
小钛杯:只在最后一晚用来喝茶,没有特别观感。
塑料叉子:只在第一天吃饭用了,跟原来感觉一样。
GST-100炉头(连盒子):小火很难调出来,不适合煮饭,适合煮水、煮面,不打算换了,以后就吃面吧。
图4
水具,红色的是MSR Dromlite 4L(包含水管),白色的是1L水袋
MSR Dromlite 4L(包含水管):感觉太爽了,超一流的饮体验,装起开水来毫不含糊。但由于开口方式所限,不容易装满,准备再搞个6升的Dromedary来玩玩。
白色的是1L水袋:用来取水感觉略小,但收纳起来很方便。
图5
手套1对,护膝1对,鸭舌帽1顶,防水袋中的备用衣物(底裤1条,短裤1条,袜子1对,抓绒衣1件)
手套:用来抓带刺的荆棘手不会疼;穿荆棘丛的时候让双手免受挂伤的痛苦;三个指头可以露出,增强手感;钩不破。
鸭舌帽:极星的,这次只戴了几个小时。
备用衣物:这次没有遇到变天,所以抓绒衣天天晚上睡觉用,不错;因为没有下雨,所以其余备用衣物原封不动。
图6
外用包(防晒霜、驱蚊水、晒后修复霜),内用包(蛇药若干、十滴水2瓶、头孢拉定若干、感冒通若干、止血贴若干、诺氟沙星若干、腹可安若干),金施尔康1瓶,500克口服葡萄糖1包
外用包中只用了防晒霜2次,终于用完了,让我睡觉的时候免受灼伤困扰。
内用包一次都没用。
金施尔康吃了3颗,感觉应该是有效的,在没有吃什么蔬菜水果、夜晚扛着冷感睡觉的情况下,我没有感冒,抵抗力没有下降,口腔溃疡也康复得也很快。
我自己的那袋葡萄糖没用过,但同伴带得多,有用过。
图7
杂项-1(由左至右):
气罐2个(1个全新,1个不到一半),防雨罩,伞(不到200克),头灯(包括备用电池组),雨衣
又多了1个半满的气罐。
防雨罩、伞、雨衣都没用过。
Black Diamond Gemini天天晚上用,感觉够用了,还曾被借来做手术(挑刺),哈哈;很省电,这个电池组用了好久了。
图8
杂项-2(由左至右):
PSK(刀、火、胶布、哨子、草纸、铅笔、个人信息卡片),MSR Miox一套(带英文说明书),压缩干粮,应急毯,8.0mm辅绳16米,拖鞋1对(带收纳袋)
PSK里用了一次铅笔。
Miox用了一次,第二天喝起来就像喝自来水,或是用漂渍液洗过的杯子喝水,一股次氯酸钠的味道。
问过领队后,绳子没带。
拖鞋换成了沙滩鞋,用过2次,1次是看星星聊天,1次是借给别人洗澡穿。
其余没用。
图9
杂项-3(由左至右):
牙签若干,打火机,指南针,多用途小刀;全部收在附着在腰带上的小包里
牙签用了1根;指南针用过几次;小刀用了几次,我还用过来挑刺呢。
图10
硬件:登山杖1对,园丁铲1把
都很有用;杖用来行走、开路、撑帐篷;铲用来平整营地、锤钉子。
[ 本帖最后由 鸡肚皮 于 2008-10-3 17: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