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用术语
传统风格(Traditional或Trad):基础重量20磅以上,背负总重通常35磅以上。
轻量化风格(Lightweight):基础重量20磅以内,稍加控制即可实现。
超轻量风格(Ultralight或UL):超轻量户外圈子对此有一个大致公认的界定,即基础重量最高不得超过10磅。饮食、燃料等消耗品以及行进中穿着的衣物不含在基础重量之内。控制在10磅以内听起来很有难度,实际上要做到也不难。虽说其中有很多实际技巧需要掌握,但归根结底,背后的超轻意识是关键。
极端超轻量风格(Sub-ultralight或SUL):基础重量5磅以下。这是骨灰级超轻量爱好者追求的目标,意识、技术和几件必要装备就可以玩high了。
大三件(The Big Three):是指必备的背包、睡眠系统(睡袋和防潮垫)和营帐。
单人单日食品消耗量(PPPPD):即英文的Pounds Per Person Per Day,用来计算食品携带量。另有PPPD,即Per Person Per Day,用来计算燃料和食品携带总量。
多用性(Multiuse):即一物多用。重复用途的装备就不需要携带了,比如帽子上的防虫网,同时可以做收纳袋,甚至可以充当咖啡滤纸(译注,此招慎用以防蛋白质摄入量过多)。
基础重量(Base weight):行程中所有非消耗品及背包自身的重量之和,不含消耗品及随身穿戴的衣物。
消耗品(consumables):行程中被消耗的物品。消耗品的重量会在行程中随着消耗不断减小。其中,食物、水和燃料需要定量携带,防晒霜和厕纸的携带多寡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故通常可以不计重量。
背负重量(Pack weight):基础重量与消耗品重量之和,即徒步起点出发时的背负重量。这个重量在轻量化户外圈内,大家经常会问起。
穿戴物品(Gear worn):随身穿戴物品的重量,包括鞋、袜、眼镜、太阳镜、手表、帽子等等。这个标准也不容易确定,因人而异,因季节和地形不同而异。
背负穿着总重(Skin-out weight):除体重外,背负和穿戴等所有重量之和,包括基础重量、消耗品重量、穿戴物品重量。此数据不常用。
12 本书假定的虚拟行程(THE MODEL TRIP)
为方便读者理解与行文,本书假定即将为以下行程做准备:
长度:10天
单人solo
非冬季
超轻量风格
之所以选择十天时长,是因为十天的食物携带量比较可行,日均各种消耗容易计算。假定徒步地点为Wyoming的Wind River Range,夏季山地穿越,需要为低温、下雨和艰苦程度做准备。白天气温高达30℃+,夜间低至6-7℃。一路不全走成型路线,部分地段需走野路。预计日均行程24km(15miles),海拔最大达3600M左右(12000 feet)。全程无补给,需自行携带食物,烧水做饭。按计划完成行程即可,不拼速度。
背着十天的食物量上路可不轻松。如果行程再长,你可能会希望中途有个补给点。长距离穿越(Through-hikers)通常5天左右补给一次,不过我们这次行程无法中途补给,一路走到底。
这个行程有点野吧?哈哈。其实无论是两日行还是十日行,基础重量是不变的,重量只差在消耗品的携带量上。
[ 本帖最后由 免税店 于 2013-5-3 00:3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