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原帖由 工兵pro 于 2012-9-24 00:07 发表 新材料和巧妙设计可以部分解决安全余量/耐用性和重量的矛盾,但是它还是存在于大多数的装备上,新材料可能不是万能的,动力绳就是一个例子
原帖由 砾岩 于 2012-9-24 19:43 发表 就事论事,只说绳子,只说Dyneema 材料 尼龙绳的发明,对攀登来说是个革命,在攀登用尼龙绳引申出的“动力绳”概念出现前,先锋冲坠是个非常恐怖的事情,腰里系着麻绳冲坠比直接摔在地上好不了太多。 关键区别不在于绳子拉断强度大了多少,让冲坠变的很安全的关键点是绳子能拉长缓冲。 Dyneema 材料引入攀登器材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几乎是中高档成型快挂的标配,各个品牌都做 Dyneema扁带,有些还做 Dyneema 绳子,技术上讲对攀登器材商来说,和做尼龙制品没什么门槛区别,反正都是外购的材料,他们又不是化工厂,如果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做动力绳,我想他们会很乐于做相应产品,绳索在攀登器材里占的重量不小,如果现有技术上这东西能够做出和尼龙动力绳一样延展好的细绳子,我想顶尖的极限登山者会很乐于接受这类产品,实际上,为了满足高难度竞技要求和登山要求,各厂家现在拼命把绳子做细做轻,可惜,现有的能够达到UIAA或CE标准的动力绳,好像还都是尼龙的。 http://www.snowbird.com.cn/cpxiangxi.asp?id=473 BEAL做的Dyneema绳子,官方产品说明中: 警告:此绳属于辅绳,绝不可等同于安全绳来使用。在下降时,可在安装好单绳的情况下作为下放绳使用 BEAL还做了款Pure Dyneema 5 mm 官方说明: 100% dyneema 材料制造的绳索,特别地适合制造脚环和中级的锚。 不要用于自动上锁的结 这东西长途跋涉中偶尔下降用非常好,冲坠用,谨慎。 ...
原帖由 工兵pro 于 2012-9-25 11:55 发表 燃料电池发展几十年了, 到现在问题一大堆,也难普及,真不是个好的例子
原帖由 彩云指南 于 2012-9-23 01:04 发表 超轻跟传统方式绝对不是单纯的装备表现形式的不同,这是处理问题的完全不同的2个方式方法,我这么说有点抽象,那就举个具体化一点的例子:所携带的东西越多越重——需要更好的负重性能和支撑保护性能:包和鞋子也越 ...
原帖由 jinzhe8266 于 2012-10-3 08:30 发表 自由之魂的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爱水电的大多数产品都属于极度不人性化设计。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GEARER 装备者 ( 皖ICP备19007127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1726号 )
GMT+8, 2025-2-23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