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9-13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睡。。。
挖坑不填坑是不对的。
简单说说目前的三季睡眠方案。
垫子: TAR xLite + 手制泡沫垫
睡袋:田野10d 被子
bivy:tigoat raven omni
重量看首贴的表吧。
垫子:
睡过泡沫,Klymit Inertia, 最后还是入了 TAR。对我来说两条原因:轻,舒服。
因为用 GG 的包,泡沫垫怎么也是要带的。就自己切了一块120cm 长,5mm 厚的 XPE 地垫。走路上当屁垫,睡觉的时候打开垫在 Bivy 下面。顺带解决俩问题:秋天略冷的时候xlite 不够厚的话,这块泡沫至少增强躯干部分。万一 xlite 漏了,好歹有一块应急垫子。
睡袋:
从黑冰过渡到了更小的作坊。之前买过田野的羽绒裤,感觉绒的质量还行。听说这条10d 被子以后,就入了一条,总体很不错。
10d 的料子确实很薄,好处是特软,舒服;另外因为布料薄,热容量很低,钻进去迅速就暖和了,不会有布料冷冰冰的感觉。
充绒号称900FP,感觉不错,蓬起来很弹手。整体是扎穿工艺的竖条绒仓。很省重量,缺点是绒会乱跑。打开睡袋要好好抖一抖,让羽绒分布开。
硬币都有两面,绒可以跑也有好处:可以根据需要分布羽绒。天冷的时候,我会搭配带帽羽绒服睡。这时上半身不需要那么厚,可以把羽绒缛到腿部,暖和很多。
被子皮150g,充绒300g,我这条称出来440多 g。
Bivy:
我睡觉不老实,用被子总觉得会漏风。于是买被子的同时,入了钛羊的 bivy。看上这货的主要两条:轻,带头部纱网200g(入手称);整个底片是一片部,没有接缝,不存在接缝漏水的麻烦。
用下来起到了该有的作用,明显改善风寒。透气还不错,我把布面全拉合,不觉得憋。
在北方山地,总是有风。结露不是太大的问题。在0度的夜晚,全拉死口鼻处会结露,拉开一个10cm 的口,没任何问题。
整套系统,搭配70多克绒的薄羽绒服(腿上有一条最薄的 merino长短裤), 睡到-5~0度无压力。不穿羽绒估计到+5度附近。
[ 本帖最后由 leonedolci 于 2013-10-15 13:54 编辑 ] |
-
垫子被子套子在一起。
-
在 trail star 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