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水电兄觉得你的知识让我收到了伤害,那你实在多虑了。每个人的知识都有局限,包括我也包括你。我只是对水电的话中某些广告般的说辞有些异议。
水电在贴子里说你设计,我也就跟着说说你这设计的缺陷而已。我自己并不是从业者,决不是竞争对手之间拆台。我自己没事时也爱琢磨个这些东西,搞些DIY。我也曾经许多次有过一闪而过的主意,但是新的点子一般不太经得起推敲,兴奋过后再仔细一琢磨推敲修改,发现基本上又回到已有的设计,传统的设计已经是经过徐多人无数次使用的经验证明了最有效的设计。就像你那个A字塔的设计我以前也想到过,图画出来过后再一看,如果以一米的标准高度配合225的标准长度,那么篷面坡度太小,头和脚是必顶着篷布.直接的解决方案有两个,要么做大,要么提高。做大,用料和重量就上去了;提升高度,高度和篷面坡度变大过后帐篷的抗风性能下降。几次修改过后的最佳方案居然是hubba hubba 的外形。就拿六边形设计来说,几乎现在每一种两门两篷的帐篷都带有这种设计的影子,比如说这坛子上提到过好几回的的Roadrunner 23 ,跟你那个有所区别的是,别家都无一例外的把生活区安排在开门拉练够不到的地方.设计思路就是避免在雨中进出开门的时候让雨水进如生活区.而且一般在帐杆拉伸和绷直的地方都作了接逢处理,并不是别人不知道用一整张布可以省力省钱,而是他们觉得在这些受力部位确实需要加强.
其实跟这个A字塔最接近的还是hubba hubba,我有一段时间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喜欢带它的外帐,如果用两根登山张撑起来的时候就跟这个A字塔外形一模一样,当然我不会仅仅这样做。hubba 外帐头顶两边已经有了两个套帐杆的铁环,登山张的铁尖头刚好能插进去,我觉得比A字塔那种把帐篷搭在登上仗上的方式更稳固。如果头脚处再用两根小树枝支撑一下,就有了hubba hubba独有的外形,或者如果两人的话刚好四根登山仗,树枝都不用找了,比A字塔更有空间。要防蚊虫的话,挂上内帐就行了,可以完全不用帐杆,也很好玩。hubbba 内外帐加地钉加地席收起来一个thermoarest3的袋子就能装下,体积非常地小。
最近一个朋友找我谈生意,说他琢磨了两年多,搞出了这么一套据他说可以引发某行业革命的商业模式,听上去非常的有道理,这模式其实很简单,正常思维转点湾就能想到,这东西难道就没有其他人想到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过后发现,这种模式其早就有人在做了,而且并不是我朋友想象得那么成功. 这世界上很多人在同时思考同一个问题,你想出来的,说不定别人早就有了。搞设计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有一个方案,再吸收其他一些元素。可能不是完全一样,但大致是差不多。是借鉴是拷贝还是抄袭,这几个词怎么用,都在你一念之间。你明白我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jas 于 2008-8-1 14: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