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s同学,我来分析一下你的想法,寻找一下你和水电设计上的差别所在。
我认为,你的思路呈现出这样一个结果,你可有发现自己被自己制定的一些“不能”桎梏了?
你的建模,确实一个HUBBA HUBBA的外形,而看模型内底布的走向也是按照了常规营幕的布局,这样使用者自然对两头的空间和空间感有很直接的需求。
其实你所担心的漏水问题我认为不必上升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具体我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但东西不是死的,很多使用和技巧上的东西可以改善。所以按照我的意思,也是大部分单峰或双峰金字塔的空间使用,使用者是尽量靠近撑杆的,这样对两侧空间上的要求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而且据我所知,水电在设计之初就决定用正六边形,目的也是为了让使用者在里面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底面积够大就不是问题。所以不必给自己设定这样的限制来局限内部空间的布局。
金字塔这样的玩意本身就是比常规双人帐更灵活的东西。
回过头来再说你的模型,我也是琢磨了半天,这样设计确实没什么问题,我个人也说不出个主观赏的好坏。真正的衡量标准自然是市场销售的反应。
做足了空间感确实不错,也是顺应了这两年各大营幕品牌的主流设计方向。但完整的前提必须是有4个撑杆,这不能不说是对使用者的一个门槛,是不能回避的。而且相信这东西要做出来肯定尺寸比A字塔大不止一两号,中间的撑杆高度也会直指登山杖的极限高度。
金字塔这种紧绷式营幕的代表,恰当的剪裁非常重要,因为它就是靠紧绷来树立自己。
而如果希望靠其他手法扩大营幕内部空间,就必须设计更复杂的营幕形状和拼接,或者如阁楼那样松垮的侧面预留出拉伸的余地。而实际上就因为金字塔的紧绷,它的搭建在足够使用经验的情况下,是非常简便快速的。这样的一些优势我视为核心优势,不能丢。
另外跟大家再提醒一点,如果要选择这个A字塔,可要意识清楚有底和无底的差别,不光是在使用时,在搭建是也是两回事。
有底的靠地布管着可比没底的好搭建多了,后者则更需要技巧和手感。当然,熟能生巧。 |
|